【ITBEAR】在中國汽車產業追求高質量發展的征途中,長城汽車董事長魏建軍的直言不諱無疑是一股清流。近日,他與新浪財經CEO鄧慶旭的對話,圍繞價格戰、質量戰、行業造假、汽車出口等話題,再次將魏建軍推上熱搜。
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的數據顯示,今年前八個月,價格戰導致新車市場累計虧損高達1380億元,行業利潤率跌至4.7%,遠低于下游工業企業6.4%的平均水平。
多家大型汽車集團上半年財報顯示,廣汽集團、東風集團、上汽集團等凈利潤紛紛下滑,部分車企利潤“腰斬”。上半年,中國18家上市車企凈利潤總和甚至不及豐田汽車的一半。
經銷商的日子更為艱難。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已向有關部門遞交緊急報告,指出汽車經銷商新車銷售大面積虧損,現金流赤字和資金鏈斷裂風險加劇。
在巨大的資金壓力下,今年上半年,全國退網、關閉的4S店新增近2000家,規模接近去年全年。
這一系列連鎖反應意味著什么?它意味著車企倒閉、4S店跑路、劣幣驅逐良幣的風險增加,車企可能為了銷量而夸大其詞、虛假宣傳。
魏建軍強調,市場競爭規則和秩序的混亂,財務及產品技術的造假,對產業、消費者以及中國車企的全球化帶來毀滅性打擊。
長城汽車的表現卻是一個亮點。今年上半年,長城汽車凈利潤達到70.79億元,超出2023年全年表現,單車利潤位居中國品牌第一。
長城汽車海外市場的發展是推動利潤增長的關鍵。作為國內最早一批出海的車企,長城汽車產品已累計出口到全球170多個國家,海外市場銷量超過170萬輛。
盡管長城汽車表現亮眼,但魏建軍并未放松警惕。在對話中,當被問及如果給中國汽車出海打分,滿分是10分,會給中國車企打幾分時,他只給了3分。
魏建軍解釋,中國汽車在海外賣的產品基本上沒有品牌溢價,且在內燃機技術上,中國車企與海外車企還有差距。他認為,中國車企需要建立長期主義的思想,培養自己的能力,正確理解全球化,尊重他國文化,才能融入海外市場。
魏建軍的“直言不諱”揭露了中國車企繁榮發展背后的隱憂。只有正視差距、看見風險、強調規則、維護秩序,才能讓良幣驅逐劣幣,實現中國汽車產業健康的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