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今年,外資車企在中國市場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戰,豐田、大眾等昔日巨頭也未能幸免,銷量出現下滑。與此同時,國產車在高端市場的突圍之勢愈發明顯,對傳統豪華品牌奔馳、寶馬和奧迪的地位構成了實質性威脅。
去年,國產車在市場占有率上已超越外資車,比亞迪以300萬輛的銷量登頂中國汽車市場。今年,國產車更是向豪車市場發起了猛烈沖擊,取得了顯著突破。8月份的數據顯示,鴻蒙智行銷量超越寶馬、奔馳和奧迪,首次在國內豪車市場占據領先地位。
同月,理想汽車銷量位居第四,極氦位居第五,均超過了奧迪。多家國產豪車品牌實現對傳統豪華品牌的超越,這充分顯示了國內消費者對國產豪車品牌的認可與青睞。
國產車能夠超越外資車,主要得益于新能源汽車的快速發展。新能源汽車在加速、舒適性等方面憑借電動車技術足以超越傳統豪華品牌,使燃油發動機技術的優勢不再。這一轉變成為國產車實現超越的關鍵因素。
中國已成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車市場,2023年新能源汽車銷量突破600萬部,市占率超過三成。今年以來,新能源汽車在新車市場中的占比更是突破五成,燃油車的市占率大幅下滑,為國產車的超越提供了有力支持。
相比之下,外資品牌對新能源汽車的重視程度顯然不如國產車。他們無法割舍在燃油車技術方面近百年的積累,這種利益糾葛導致了外資車在中國汽車市場的頹勢。隨著外資車的潰敗,國產車將進一步侵蝕其市場份額,諸多競爭力不足的外資車將面臨加速敗落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