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新能源汽車召回事件頻發,引發社會廣泛關注。據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發布的通告顯示,2023年我國汽車召回次數高達214次,涉及車輛672.8萬輛,其中新能源汽車召回72次,涉及160.3萬輛,占比23.8%,同比增長32.3%,創歷史新高。隨著新能源汽車市場滲透率的快速增長,召回事件或將成為常態。
新能源汽車召回究竟意味著什么?以特斯拉為例,今年1月,特斯拉在中國市場宣布大規模召回161.76萬輛汽車,主要涉及自動駕駛功能及車門鎖問題。此次召回主要通過OTA遠程軟件升級解決,表明召回原因并不總是與電池自燃隱患相關。
比亞迪的召回則與工藝問題導致的短路風險有關,這是一次少有的與起火隱患相關的召回。從積極的角度看,車企敢于正視問題并召回,或許正是其成長的表現。
然而,與龐大的銷量相比,國內新能源汽車召回次數顯得較少。2017年至2023年,中國市場售出2000多萬輛純電動車,但召回次數僅為74次,自主品牌召回21次,遠低于合資品牌。這是否意味著國產車故障率更低?實際上,消費者對自主品牌的投訴并不少見,但召回背后的巨額成本往往讓車企選擇遮掩與隱瞞。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已提出針對新能源汽車及智能駕駛等新技術的“沙盒監管”制度,并加大安全召回監管力度。未來,國內新能源汽車召回或將更加規范與頻繁。
新能源車市場正快速發展,但召回制度的完善同樣重要。比亞迪的召回是邁向國際品牌的重要一步,汽車召回是對消費者生命財產安全的負責。與燃油車相比,新能源車型更需要重視召回制度,因為任何微小的缺陷都可能導致嚴重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