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在探討汽車行業的研發周期時,舒暢提及的一個觀點引起了關注:他誤以為當前的汽車產品矩陣是近三年內決定的。然而,實際情況是,即便是新興勢力,汽車產品的研發周期也接近四年,更不用說傳統車企,往往五年前就開始預研。
另一個值得深思的誤區在于對企業產品策略的理解。舒暢的分析僅停留在宏觀層面,卻忽略了微觀視角,即企業和市場各自所處的環境。以千禧年為例,當時中國經濟蓬勃上行,需求遠超供給,即便自主品牌實力不強,依然能獲得豐厚利潤。反觀當前,宏觀經濟下行,合資車價格已觸底,卻面臨銷售困境,原因正是市場需求從燃油車轉向了新能源,為新勢力車企提供了機遇。
當然,舒暢的觀點并非一無是處,但其認知確實略顯膚淺,將復雜問題過度簡化。經濟是一門深奧的學問,其復雜性遠超簡單描述,且許多數據并不公開,使得準確判斷經濟周期變得尤為困難。更何況,當宏觀經濟與微觀部門交織在一起時,情況就變得更加撲朔迷離。僅憑淺薄的觀察和二手數據,就妄下結論,無異于外行指導內行,徒增笑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