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近期市場銷量數據顯示了一個有趣的現象:消費者并未傾向于豪華或高性能車型,反而在電動化板塊中,大量消費者選擇了入門級別的車型。
比亞迪海鷗過去三個月的銷量均線突破了4萬輛,而全新上市的吉利星愿在短短幾天內訂單量就突破了5萬臺。市場對這類入門小車的熱情遠超預期。
這類小尺寸電車以其加速快、行駛平順、安靜的產品特點吸引了消費者。對于僅需AB兩點代步的用戶來說,選擇這些小尺寸電車實則是一種消費趨勢的轉變。
燃油車時代,入門油車如POLO,盡管尺寸小、排量小,但落地價仍在10萬元左右,且油耗不低。油車的特性即是:小車不便宜,油耗也不低。
出行需求往往追求便利與經濟性。內燃機時代的車輛無法滿足這一需求,但電車時代卻輕松解決了這一問題。
以一臺電池包容量為10kWh的小電車為例,市區行駛100公里的成本僅需7元,這一經濟性無疑極具吸引力。
盡管有人擔憂小尺寸電車的安全性、壽命及后期維護成本,但從用戶角度看,便利性是其最大的吸引力。不少家庭選擇這類電車作為第二輛車,因其不會占用太多資金,卻能帶來極大的便利性。
電車在冬天能提前調整座艙溫度,上車即走,無需擔心機油乳化問題,且每天回家都能充電,無需特意前往加油站,這些都是電車帶來的便利性。
對于許多人來說,便利性比經濟性更具吸引力,因此不少家庭選擇將電動小車作為第二臺車,以劃分不同的生活方式。
電動小車已成為核心消費方向。此前小車市場未被挖掘,是因為油車時代任何一臺車的成本都較高,無人愿意額外購買。但電車時代帶來了用車成本低、便利性強的優勢,激發了不少用戶購置第二臺車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