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在巴黎車展的盛大開幕式中,中國車企再度成為萬眾矚目的焦點。與2022年相似,本屆車展上,中國品牌的參展數量依然亮眼,占據了車展的重要一席。
回顧兩年前,比亞迪等九家中國車企參展,其產品和技術展示了中國汽車工業的顯著變革,給觀眾留下了深刻印象。今年,問界、比亞迪、東風風行等九家中國品牌再次亮相,盡管歐洲品牌數量有所增加,中國品牌仍占據了總數的約20%。
值得注意的是,歐洲傳統豪華品牌奔馳以及日本主要汽車品牌豐田、本田和日產均未出席本屆車展。汽車行業評論員邢磊指出,歐洲品牌的大規模回歸和中國品牌電動汽車的驚艷亮相是本屆車展的兩大看點。
比亞迪作為全球首個達成900萬輛新能源車下線的車企,在本屆車展上推出了海獅07EV車型,該車型將在歐洲市場與特斯拉Model Y展開競爭。同時,零跑汽車也宣布了其歐洲計劃,并推出了一款全球車型B10。
零跑汽車的出海模式獨具特色,其與Stellantis集團組建的合資公司,將助力零跑車型進入歐洲市場。目前,零跑汽車已在13個歐洲國家擁有超過200家經銷商,并計劃到今年底在歐洲落地運營350個銷售網點。
小鵬汽車、一汽紅旗、廣汽集團等中國車企也在車展上發布了新產品。小鵬汽車宣布P7+將以20.98萬元起開啟預售,并表達了歐洲作為其重要發展市場的決心。紅旗品牌的中大型純電SUV EHS7也在歐洲開啟了預售,廣汽集團則宣布將在歐洲市場推出AION V車型。
與兩年前相比,中國品牌在本屆車展上更多地展示了其站穩歐洲市場的“真實力”,不僅推出了面向歐洲市場的車型,還規劃了長遠的發展目標。
然而,歐洲車企也在積極應對挑戰,推出了售價低于3.5萬歐元的大眾市場電動汽車,以刺激電動車市場需求。雷諾、雪鐵龍等歐洲品牌都推出了低價電動汽車,試圖降低電動車的購買門檻。
對于中國車企來說,盡管在歐洲市場還處于布局階段,但已經實現了油電平價甚至電比油低的優勢,這為其站穩歐洲市場提供了重要機會。然而,隨著歐洲車企加強對低成本電動汽車的研發,中國車企與歐洲車企在歐洲本土的競爭才剛剛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