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在最新的“We, Rebot”發布會上,特斯拉(TSLA.US)揭曉了兩款創新產品:無方向盤、無踏板、無傳統控制裝置的無人駕駛出租車Cybercab,預計成本可能低至3萬美元(約合21萬人民幣),以及能載20人并兼顧貨物運輸的多用途車Robovan。同時,特斯拉還展示了人形機器人Tesla Bot。然而,馬斯克宣布Cybercab可能要到2026年才能量產,卻未透露生產地點及Robovan的商業化時間表,也未披露全自動駕駛系統(FSD)的最新進展,令資本市場感到失望。
受此影響,特斯拉股價在發布會后大幅下跌,收跌8.78%,市值縮減至6,958億美元。相比之下,傳統美國汽車公司通用汽車(GM.US)和福特汽車(F.US)的股價表現則相對穩健。在特斯拉短期缺席的情況下,網約車公司Lyft(LYFT.US)和優步(UBER.US)股價分別上漲9.59%和10.81%,兩家公司正加速推進無人駕駛出租車的上市。
在中國市場,無人駕駛出租車的發展尤為迅猛。由于特斯拉無人駕駛出租車的投放時間再次推遲,百度(09888.HK)旗下的蘿卜快跑繼續領跑,已在武漢提供100%的全無人駕駛轎車服務,并開始對最新RT6汽車進行規模化的全無人道路測試。蘿卜快跑的RT6汽車生產成本約20萬人民幣,低于特斯拉的Cybercab。百度管理層預計,蘿卜快跑有望在今年年底在武漢實現收支平衡,2025年實現全面盈利。
無人駕駛出租車的產業鏈一般分為上游整車生產、中游無人駕駛技術和解決方案供應、以及下游出行平臺與服務。其中,中游的無人駕駛技術和解決方案是當前最大的價值所在,涉及環境感知、路線規劃、執行控制以及安全性等多個領域。特斯拉的FSD采用“純視覺”方案,與其他使用昂貴激光雷達的自動駕駛服務企業形成差異。
當前,全球無人駕駛出租車運營商主要分為整車生產商、出行企業、大型互聯網企業旗下的無人駕駛部門以及無人駕駛解決方案供應商。這些企業通過其在產業鏈特定領域的優勢,與上下游運營商構成完整的服務供應體系。特斯拉的Cybercab在產業鏈中的協同效應尤為明顯,有望通過量化生產、FSD的廣泛應用、出租車收入增加等方式提升整體收入和利潤率。
盡管特斯拉在無人駕駛出租車領域的進度未如預期,但其他運營商正加快布局以搶占先機。激光雷達供應商如速騰聚創(02498.HK)和禾賽(HSAI.US)在中短期或迎來發展良機。百度的蘿卜快跑有望率先實現盈利,優步與Waymo的合作也將在2025年初擴大。無論如何,在特斯拉的Cybercab于2026年開始量產之前,其他運營商有望建立起自己的據點,2026年可能成為無人駕駛出租車的爆發之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