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本文來自于微信公眾號運營研究社公眾號(ID:U_quan),作者:楊佩汶、設計:浩南,授權轉載發布。
天才小熊貓又雙叕火啦!
這個 B站的“新人” Up主,上傳的第一個視頻《千萬不要隨便染頭發啊》,播放量就高達800萬,全網播放量超過2億,當日漲粉20萬,成為「日漲粉冠軍」。
來源:B站 @Up主粉絲數量日報
同時期,抖音平臺也登上熱榜,當日抖音平臺漲粉破百萬。
圖源:IMS(天下秀)
5個月時間不到,天才小熊貓只發布了 5條視頻,每條視頻播放量都好幾百萬,B站粉絲數直接沖到了100萬,堪稱 B站“新頂流”!
感覺照這種速度發展下去,今年上“百大 Up主”也不是不可能。
既然是個“新人”博主,我為什么說他又火了呢?
可能很多 B站用戶不熟悉他,但其實「天才小熊貓」,是個“古早級別”網紅 ——
早在10年前,他就是微博最著名的“搞笑段子手”之一(現804萬粉絲),以腦洞奇大、故事性極強的「圖文內容」而出名。
據說,他的一條微博廣告報價就超過了6位數。
隨便找出他以前發的一條微博,就能看到十幾萬的轉發量,閱讀量近億次,流量堪比「當紅明星」。
在2015中國網紅排行榜上,他排第三,當年熱度僅次于王思聰和 papi 醬。
來源:《互聯網周刊》
天才小熊貓的這一次華麗轉型,讓大家看到了圖文時代的“老兵”來到短視頻時代,依舊“能抗能打”。
不巧,我從高中就是他粉絲(暴露年齡);現在看著他,真的有種“多年媳婦熬成婆”的感覺。同時,出于職業本能,我的心里也有很多疑惑:
為什么他創作的內容就會火?有什么獨特之處?
他是如何成功從「圖文博主」轉型做「視頻博主」的?
同樣是廣告,為什么他的軟文就價值6位數?
在「考古」完他過去發的2221條微博和5條視頻后,我發現了他內容創作的秘密。
01
「天才小熊貓」何許人也?
秉承著對內容嚴謹負責的態度,我仔細去 QQ空間、貼吧、微博、知乎等地方「考古」了一番,總結起來一句話:
哥不在江湖,但江湖依然有哥的傳說。
天才小熊貓原名張建偉,曾是一家 IT 公司的產品經理,業余時間喜歡畫畫和寫段子。
2010年,張建偉因為創作了《右下角的戰爭gif》而一戰成名。這個 gif 動畫內容將 QQ 和360擬人化,吐槽了當年的 “騰訊和360”的撕逼大戰。
這條動畫傳遍了微博和當年的大大小小的 QQ 群,由此,「天才小熊貓」這個 IP 在江湖中得以傳開。
《右下角的戰爭》
隨著天才小熊貓的知名度不斷提升,其廣告收入逐漸超過了本職工作,于是張建偉決定辭去工作,專心做搞笑博主。
之后又創作了“千萬不要”系列故事、每年惡搞總結蘋果發布會、以及那些「出其不意」的廣告段子,讓他穩穩坐上了「微博網紅」前三的寶座。
由于天才小熊貓以「內容創作」為主,從來不露臉,而圖文的形式又很容易被復制和傳播,所以網絡上出現了很多內容「搬運工」及他的模仿者。
甚至,到了2020年,在某電視臺的王牌綜藝節目上,還有一個小品,疑似抄襲了天才小熊貓2017年在微博上創作的故事。
可以說,只要你在互聯網沖浪的時間夠久,你八成看過天才小熊貓的段子(但可能不記得他這個人)。
說了半天,天才小熊貓創作的內容到底有搞笑、多有梗呢?我們不妨來先來看看他的作品。
1)“段子”故事大王:“千萬不要”系列
天才小熊貓的“千萬不要xxx”系列,就是典型的、具有「小熊貓式」風格的段子。
以「故事」+「段子」的模式,從一件生活的小事作為起因,展開后續令人匪夷所思,但又啼笑皆非的故事。
拿他在 B站發布的第一條視頻,播放量 800多萬的《千萬不要隨便染頭發》舉例子。
故事的起因,是小熊貓經常剪頭的理發店要倒閉了,但充值卡上還有1000多元沒有用掉,在老板建議下,于是決定染個發。
小熊貓在看了染色效果圖之后,決定染個藍色的頭發,但沒想到買家秀竟是這樣的:
作為染發失敗的補償,理發店老板把店里的燈送給小熊貓,回到家以后,小熊貓掛在閑魚上賣。
但沒想到的是,晚上陪孩子睡覺,關燈以后,頭發竟然開始發光!原來是染發劑了加了熒光……
心情極度郁悶的小熊貓,于是決定第二天去找老板理論,但是去的時候,發現理發店已經被拆了。走在路上,小熊貓的頭發備受關注,心態崩了的他決定要祛除熒光。
他查了網上的攻略,說是「醋」能消除熒光,在頭上倒了一堆醋,沒效果不說,頭發還一股醋味。怕晚上影響孩子睡覺,不得已,他只有去陽臺躲著。
沒想到這頭熒光發色吸引來的隔壁鄰居的關心。在一番解釋后,鄰居提出,蒜可以消除熒光,小熊貓決定嘗試用大蒜洗頭。
萬萬沒想到,他的頭發到最后從發藍光變為發綠光,同時還多了一股臘八蒜(醋+大蒜=臘八蒜)的味道。
而他之前在閑魚掛著賣的燈,有個買家提出要用他的自行車換。但沒想到,去了交易地點,才發現原來是輛三輪車。
而故事的結尾,則是小熊貓頭頂藍發(晚上綠光)在北京街道,凄涼地騎著三輪車……
他的其他故事也一樣,幾乎都是以一件平常的生活小事開頭,但事件的結果總是出乎大家意料,卻又十分合理,「反轉再反轉」;而發展過程,也是笑點頻出、高潮不斷。
2)年更博主:惡搞總結「蘋果發布會」
要說天才小熊貓最經典的一個系列,要數“惡搞蘋果發布會”。每年的蘋果發布會,天才小熊貓都會以吐槽、幽默的圖文,總結發布會的內容。
由于早期的蘋果發布會,每年只開一次,所以“總結蘋果發布會”就成了年更內容,這一系列一更就是 8年。因此,小熊貓也被稱為“年更博主”。
比如,2014年,他拿王思聰做梗,吐槽 iPhone6和 iPhone6Plus 的區別——為了滿足用戶裝逼。
下一年,就拿林志穎作梗,吐槽 iPhone6和 iPhone6s 外觀上設計得一模一樣;
當然,他也不是只吐槽名人,也吐槽自己:假意嘲諷自己的內容很無聊,來暗諷蘋果這幾年產品創新能力不足。
再配上一些只有中國人才能看懂的英文字幕,瘋狂埋梗,不仔細看還真發現不了:
不過,隨著微博「搞笑內容」式微,小熊貓的更新速度也逐漸下降了,從日更變為月更,到后來變為年更。
很多早年間關注他的粉絲們,似乎都“遺忘”了他。但每次一到蘋果發布會,小熊貓又會回到大眾視野。而下方的留言,總有一條會說:
這貨居然還記得更新?!
為了催更小熊貓更新,蘋果每年要開一次發布會。
因為是早期網紅,很多從前關注他的粉絲現在都成年,或者邁入中年。因此每當小熊貓更新,就會有網友“故意”留言:
爺爺,你關注的博主更新啦!
3)最“橫氣”的乙方:粉絲追著看廣告
天才小熊貓,是我見過最“橫氣”的乙方之一。
作為公認的廣告業界第一人,據說,小熊貓有著特殊的工作原則:
不保證傳播效果,不接受甲方修改意見,只接受打包價格。網傳一條內容報價超過6位數。
比較知名的一次廣告,是和王思聰的一次“合作”,要為某個游戲打廣告。
故事的開頭是他在游戲里,發現一名被游戲bug卡住不能動的玩家。沒想到,加好友以后發現是王思聰。在嘗試了各種辦法后,不僅沒有救成功,反倒倆人都困在里面。
后續大批網友為了去游戲里圍觀看熱鬧,紛紛下載了這款游戲。
每當小熊貓發文以后,就會有粉絲調侃,是不是又沒錢啦,來接廣告?
最令人嘆服的一點是,天才小熊貓到后面幾乎變成了一個純(打)恰(廣)飯(告)的搞笑博主。就連這次微博舉辦超級紅人節,小熊貓讓大家給他投票同時,也在打廣告。
他是怎么做的呢?
他在微博上發起了24小時直播:找來一個拉票機器人,用各地方言,例如河南話、粵語,24小時滾動輪播。
拉票方言和內容還會每天更新:
拉票第二天:新增了泰語、貓咪語;
拉票第三天:新增了 Rap、鴨鴨語等方言,還添加了背景音樂;
……
還會緊跟時事熱點,在滾動屏幕上更新:
河南加油!
中國奧運加油!
今日奧運賽程播報……
防疫提醒:戴口罩、勤洗手……
截止到7月30日,已經累計超過100萬人觀看他的直播。
網友們為了聽完整個“方言版”拉票內容,會堅持每天打開他的微博直播間觀看,還會自發在下面互動、評論,一邊罵“小熊貓”沙雕神經病,一邊給他投票。
但你如果仔細一看,就會發現,這其實,又是一條廣告!
連拉個票都那么有創意和搞笑,同時還附帶廣告,讓人不得不服……
02天才小熊貓轉型成功背后的秘訣是啥?
無論是圖文時代還是短視頻的時代,小熊貓的內容都很受用戶的歡迎。
最絕的是,他的每條內容都能做到不僅讓粉絲看得爽,讓廣告商覺得花錢花得值,同時還給自己賬號漲粉,實現「一箭三雕」。
1)相同點:以「內容為王」,精細打磨
簡單來說,天才小熊貓的內容總能引人大笑、爆火的原因在于:構思精巧的敘事、處女座式細節、互動式埋梗,以及非常接地氣的“人設”。
① 構思精巧的敘事安排,能讓用戶看下去
一般來說,天才小熊貓產出的內容,無論是圖文還是視頻都非常長,在流行“短平快”的微博內容時代,讓用戶讀完本就是一件不容易的事。
但是,他總能通過構思精巧的故事線,讓用戶讀起來毫無負擔,順暢地讀完。從用戶評論也能看出,視頻的“完播率”和圖文的“完讀率”都非常高。
他是怎么做到的呢?
好的故事往往都具備「起因-經過-高潮-結尾」的結構。
而小熊貓的故事,不僅完美地貼合了基本的敘事結構,在每個環節都有1-2個笑點,引起一波小高潮;同時,前一個環節總是為后一個環節做鋪墊,由此來吸引用戶不斷往下看。
比如前文提到的「染發的故事」,如果我們把故事的高潮笑點剖解下來,能得到一張波段圖:
整個故事以他染頭發作為主線,中間穿插了在閑魚上賣燈、用「大蒜+醋」去熒光的支線劇情,出現“孩子”、“老婆”、“隔壁鄰居”、“閑魚賣家”幾個人物,推動整個故事「順理成章」向前發展。
「起因-經過-高潮-結尾」流程中的每個環節,都會產出1-2個爆發笑點,持續刺激用戶的神經、吸引大家的注意力,最后在不知不覺中就看完了整個作品。
② “處女座”式死扣細節,以假亂真
天才小熊貓“處女座”式扣細節,做戲都要做全套,才讓他的作品總是被人模仿,但從未被超越。
但凡小熊貓故事里提到的賬號、官網地址,甚至是在現實生活中的實體物,只要你想找,都可以找到證據佐證。
比如《千萬不要隨便回復網友評論》,就提到一個 @動畫家王者 的號,每天都會創作一個動畫視頻并 @天才小熊貓。
網友們順藤摸瓜,居然真的找到這些賬號,而且賬號從視頻發布的幾個月前就開始更新。
如果你以為他的細節到這里就結束了,那就有點小看這個博主的“處女座”細節狂魔。
這個視頻內容在 B站、微博、抖音、小紅書、視頻號上都會有分發,考慮用戶原始在哪個平臺上看到,就有潛在可能在該平臺搜索 @動畫家王者 這個賬號。
于是,小熊貓竟然在每個平臺都開了小號,每天更新。即使是大號視頻內容已經發布,小號為了圓完整個故事,直到現在,也依舊勤勤懇懇地在創作(合情合理懷疑有續集)。
再比如,《千萬別欺騙孩子》這篇文,因為不想讓孩子養貓但又不想掃興,就自己用毛毯套在掃地機器人上,發明了一個新品種叫“滑貓”。
為了讓孩子信以為真,他特意做了“滑貓”科普視頻、滑貓專用貓糧,甚至還注冊了一個新域名,連夜開發了新網站叫“貓咪百科”……
這樣的處理方式,讓新粉絲看到他的內容,會覺得特別新鮮有趣,老粉絲則樂此不疲地猜廣告、找亮點,由此大大提升了粉絲活躍度。
③ 超愛埋梗,內容互動性強
天才小熊貓給自己視頻引流的手法特別微妙,我稱其為“悄無聲息”埋梗法。
他給自己其他視頻引流,不像其他 Up主在視頻里面很直白地說:想要了解xxx,請看之前xxx視頻。
小熊貓的操作是:
下一個視頻里有之前視頻里的出現的物件;
之前視頻里提到的內容,在下一個視頻里能找到后續。
你要看懂一個梗,很自然就會看完他的其他視頻,或者去微博考古,不僅給視頻引流,還有自己的微博賬號引流,手法極其巧妙。
這些只是線上的互動,還有粉絲特意去到線下找它的作品,傳到網上,又是一次流量曝光。
比如他之前發一個《千萬隨便把沙發改裝成馬桶》的視頻,里面提到,他改裝的沙發最后變成了放在「北京798愛馬思藝術中心展覽」的藝術品。
當有網友到798去求證,發現他在視頻里提到的藝術作品,還真就放在那個位置……
④ IP 人設“接地氣”
小熊貓的故事,一直都是以第一人稱視角來撰寫,同時還給自己立上了“怕老婆”,“愛孩子”的中年男人形象。他的很多作品都是以給孩子做 xxx 為由,來展開故事。
他的段子里,還經常出現:隔壁鄰居、公司同事、便利店員工,這些都是我們平常生活中經常遇到的人。
所以,網友們在看他的內容時會非常有代入感,甚至還能和他共鳴。
2)差異化:轉型短視頻,內容再創造
仔細觀察一下天才小熊貓現在更新的幾條內容,你會發現,幾乎都是以前的圖文改編的。
但是,這些好幾年之前的內容重制發布后,不僅沒有引發老粉的反感,還讓他們大呼“爺青回”、“太精彩了”;同時,又吸到了很多新粉。
① 數據優質圖文轉視頻,做好冷啟動
在一次采訪中,小熊貓提到,他首先會依據過去的圖文數據做一個參考;其次,考量這些內容中哪些適合傳播到視頻上,做二次篩選。
在已經發布的5個 B 站視頻作品中,我發現,他選中的“千萬不要xxx”系列作品,曾經在微博發布時,數據就很好,轉發量都超10萬,屬于他的「經典作品」。
有了過往數據的驗證的內容,相當于已經通過了市場的考驗,顯然更容易“翻紅”。
另外,這一系列故事本身也偏日常生活,時效性很弱,就算過了幾年再拿出來發布,也不會顯得違和。
② 轉視頻,圖文內容再創作
作為“圖文時代”的老兵,在轉型做視頻博主,天才小熊貓沒有純“吃老本”,直接把舊圖文按照原樣轉化成視頻;而是在原有的素材上進行改編,將內容再創造。
第一步,從語言上,視頻的腳本語言相比圖文,需要變得更加簡練和口語化。同時,刪減掉當時為了做廣告而鋪墊的素材。
第二步,將從前用文字展示的內容,盡量做成了動畫,讓故事更加可視化。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小熊貓在原先素材的基礎上,再添加新的內容。比如《千萬不要隨便回復網友的評論》這條視頻,就給原先畫漫畫的網友增添了后續的劇情。
這樣即使過去看過一遍內容的用戶,在重新看這個故事的時候,也能發現驚喜,找到不一樣的感覺。
通過這三步操作,讓原本的故事散發了它的“第二春”,重獲了新的生命力。
03結語
天才小熊貓的這次能夠轉型成功,不僅僅完全依靠他個人的創作能力,還依賴于背后視頻制作團隊的幫助,或許也有「時代」和「平臺」的紅利作為推動力。
但是,決定一個內容創作 IP 生命力的,還是看 ta 是否有能力可以“持續、長久地”輸出高質量內容。
唯有「高質量內容」產出,才能真正打動觀眾。
參考資料:
IMS天下秀,《天才小熊貓超2億播放量的爆款視頻,是怎樣煉成的?》
創業邦,《3Q大戰“幕后導演”張建偉:走紅“右下角戰爭”》
中國廣告網,《天才小熊貓是怎么煉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