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8月12日消息,國內首條高鐵雙塊式軌枕與小型預制構件共線智能生產線近日在渝昆高鐵建設現場正式投產,標志著我國高鐵建設智能化水平邁出新的一步。據央視新聞報道,該生產線集成了多項先進技術,實現了高鐵軌枕與小型預制構件的高效、智能化生產。
這條智能生產線位于云南省鹽津縣,占地面積廣闊,達50000平方米,是我國自主設計的智能化生產線典范。它融合了數字仿真、智能機器人、物聯網、大數據等前沿技術,承擔起渝昆高鐵50多萬根雙塊式軌枕和60萬塊小型構件的生產重任。
據ITBEAR了解,渝昆高鐵作為國家八縱八橫鐵路網京昆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全長699公里,其中云南段占據388.6公里。該智能生產線的投產,對于渝昆高鐵的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這條生產線集成了智能打磨、全自動安裝、精準布料、智能檢測等14個先進工位,以“物聯網+”為核心,實現了人、機、料、法、環等生產要素的深度互聯。在幾乎無人工干預的情況下,高鐵軌枕與小型預制構件能夠自動完成生產,顯著提高了生產效率,同時降低了成本和能耗。
值得一提的是,該智能生產線實現了高鐵的雙塊式軌枕與小型預制構件的并線設計、共線生產,從鋼材加工到軌枕生產,一條生產線即可完成全部流程。這是目前國內最先進的智能化生產線,每2.5分鐘即可完成一個模塊的生產,相比傳統方式,工效提升了50%,運營成本降低了25%,單位產值能耗也降低了12%。
這條智能生產線的投產,不僅展示了我國在高鐵建設領域的智能化進展,也為未來高鐵建設提供了更高效、更環保的生產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