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近年來,電玩店如雨后春筍般在各大商場涌現,尤其在《黑神話:悟空》發布后,這股潮流愈發洶涌。玩家們在逛商場時,常能偶遇一兩家主打PS5或Switch的電玩店,它們不僅銷售游戲主機,還提供游戲體驗服務。
某天的游戲小屋,這家位于青島的電玩店,因其獨特的社交空間和“能自動匹配陌生玩家”的魔力,在B站上吸引了60萬粉絲。老板某天與老板娘欣醬憑借分享開店日常的歡樂視頻,成功吸引了源源不斷的外地玩家前來打卡。
然而,電玩店并非一本萬利的生意。某天坦言,盡管店面在旺季時賺錢,但很大程度上是在彌補淡季的虧損。他們店面的平均每日成本約六七百元,而淡季時日營收可能只有兩三百元,工作日基本都是虧損的。
與某天不同,上海的游戲文化店Gamer's Life選擇了另一條道路。這家12年的老品牌,從電玩主題Pizza店起步,現已發展成橫跨ACG文化的四家門店。他們通過定期舉辦活動,將玩家們聚集在一起玩游戲,實現了逆勢擴張。
與此同時,一種新型的無人值守共享主機體驗店正在大舉進軍線下地標商場。這些店鋪通過極簡的裝修和低廉的設備成本,實現了降本增效。盡管收費不菲,但由于省去了人力成本,它們相對更容易實現盈利。
然而,共享主機店也面臨著諸多現實問題,如游戲授權問題、畫面質量不如主機游戲、游戲庫相對陳舊等。這些問題能否得到解決,還有待觀察。
總的來說,電玩店這門生意并非易事。無論是某天的游戲小屋、Gamer's Life還是共享主機體驗店,它們都在以不同的方式探索著這個市場。而對于玩家來說,最重要的是能夠享受到玩游戲的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