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9月30日消息,近年來,中國游戲大作《黑神話:悟空》在全球范圍內的風靡,再次引發了關于數字內容出海的熱烈討論。有專家指出,文化產業成功走向海外的關鍵,在于對市場規則和商業邏輯的深刻理解和遵循。
根據VG Insights官網的最新數據,《黑神話:悟空》自2024年8月20日發售以來,總收入已接近10億美元,好評率高達96.2%。亞洲游戲市場調研公司Niko Partners在9月初透露,該游戲25%的銷量來自中國以外的地區,顯示出其強大的國際影響力。
在近日一場關于數字內容和數字生活方式出海的研討會上,文淵智庫創始人王超以《黑神話:悟空》為例,分享了其觀點。他指出,短短幾年間,游戲已從“電子鴉片”的負面形象轉變為文化出海的成功載體。這一轉變啟示我們,國際傳播的主體應積極尋找市場信號,以利潤為指揮棒,打開海外市場并吸引用戶,從而跨越文化障礙和意識形態的隔閡。這同樣是美國文化產業向海外深入的成功經驗。
中國傳媒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方英長期從事數字文化貿易研究,她提到,中國一些游戲公司的出海策略已經經歷了從產品出海到投資出海的轉變。他們直接在海外組建發行部或設計部門,以更貼近當地用戶和市場。這種策略使得他們在海外市場更具競爭力。
除了游戲,網文和網劇在海外市場也表現出強勁勢頭,三者因此被稱為文化出海“新三樣”。據中國音像與數字出版協會發布的《2023年度中國網絡文學發展報告》顯示,2023年網絡文學出海總量約為69.58萬部(種),同比增長29.02%。同時,Sensor Tower的《2024年短劇出海市場洞察》報告指出,截至2024年2月底,已有40多款中國短劇應用程序試水海外市場,累計下載量近5500萬次,內購收入達1.7億美元。
馬來西亞新亞洲戰略研究中心理事長許慶琦注意到,自2010年起,中國數字內容開始逐步進入東南亞國家。愛奇藝、騰訊視頻國際版WeTV等長視頻平臺自2019年進軍東南亞市場以來,上線的中國熱門影視劇受到了廣泛歡迎。這些出海的長視頻平臺還與東南亞本土片方、演員進行合作,推出在東南亞本土流行的電視劇。
中央財經大學數字經濟融合創新發展中心主任陳端認為,文化產業“走出去”不應片面強調“輸出”,而應注重包容互鑒、交融互鑒。她建議考慮海外市場的消費場景、消費偏好、文化氛圍和文化語境等因素,再將中國的文化符號、文化標簽適度植入,在文化的交融激蕩過程中逐步實現中國文化的海外傳播。
方英也贊同應淡化“輸出”的概念,而思考如何用數字技術將中國的文化和市場目的國的文化交融起來。她強調,企業需要進行本土化運營,將自身的IP和當地文化結合,這是一個跨文化的經營問題。
山東大學文化產業研究院副院長邵明華在今年7月發表于《人民論壇》的文章中建議,推進跨文化管理是數字文化出海的客觀選擇。他強調,企業出海前要充分調研海外數字文化消費市場,不僅要考察國外數字文化市場,更要深入了解其風俗習慣、宗教信仰、價值觀念等軟性環境。這樣才能合理解決目標國家選取、數字文化產品選擇、市場消費選擇、產品價格定位、員工薪酬待遇等一系列問題,最大程度規避出海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