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9月23日消息,《黑神話:悟空》在Steam平臺的首月表現令人矚目,銷量突破2000萬套,總收入更是飆升至9.61億美元,折合人民幣高達67.9億元。這一成績不僅刷新了國產3A游戲的新紀錄,更展現了該游戲在多平臺,包括WeGame、PS、EPIC等的強大銷售潛力。業界預測,隨著游戲的持續熱銷,《黑神話:悟空》的全年銷量有望達到驚人的3000萬至4000萬套,對應的收入將介于100億至140億元之間。
然而,盡管《黑神話:悟空》取得了如此輝煌的成績,海外玩家的反響卻頗為復雜。近日,一位海外游戲博主mrpyo1在社交媒體上高度贊揚了這款游戲,并認為它完全有資格獲得年度游戲的提名。不過,他的這一觀點并未得到所有玩家的認同。不少玩家引用M站的游戲評分,指出《黑神話:悟空》的得分僅為82,質疑其是否足以問鼎年度最佳。
據ITBEAR了解,類似的爭論并非首次出現。在過去,多款得分并不算高的游戲,如《對馬島之魂》、《死亡擱淺》、《控制》以及《迷失》等,都曾獲得過年度提名,并贏得了大量玩家的喜愛。這些案例表明,M站的評分并非衡量一款游戲是否優秀的唯一標準。
此次關于《黑神話:悟空》的評分爭議,也引發了不少業內人士的關注。數據挖掘專家PlayStation Game Size就公開表達了自己的觀點,他認為《對馬島之魂》的均分應在90分以上,而《黑神話:悟空》則只應得到80分。然而,他的這一觀點很快遭到了網友的反駁,許多玩家指出,《對馬島之魂》前期的重復性過強,其實際評分應在80到82分之間。
這場由《黑神話:悟空》引發的評分爭議,無疑為游戲界帶來了新的思考。在評價一款游戲時,我們是否應該過分依賴單一的評分標準?又該如何在多元化的游戲市場中,更全面地評價一款游戲的優劣?
#黑神話悟空# #游戲評分# #年度最佳游戲# #銷量破紀錄# #多平臺發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