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若龍,深圳云天勵飛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市場運營總監,曾任LG電子大中華區市場負責人,加入云天勵飛后出任市場運營總監,負責公司行業研究、市場方案支撐、市場策略制定、營銷管理等工作。
深圳云天勵飛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市場運營總監莫若龍
“云天勵飛作為業內領先的人工智能企業,以人工智能算法、芯片、大數據技術為核心,具備算法芯片化能力,并堅持“端云協同”的技術路線,打造了一系列面向數字城市和人居生活的產品和解決方案。
『中科之聲』采訪畫面
在企業發展過程中,我們始終將科技創新放在首位,也非常重視科技成果的產業化、商業化,只有將科技成果落地轉化為現實生產力,才能真正為國家和社會作出貢獻。”——莫若龍
【前言】
深圳云天勵飛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8月,是擁有算法、芯片和大數據全棧式能力的人工智能企業。憑借“算法芯片化”的核心競爭力,云天勵飛成功打造出AI芯片以及一系列覆蓋數字城市、人居生活的智慧解決方案,業務范圍覆蓋智慧安防、城市治理、突發疫情防控、智慧社區、智慧園區、智慧泛商業等多個領域。
目前云天勵飛的研發人員占公司總人數55%以上,公司在人工智能領域的專利高達300余件。作為一家國家高新技術企業,云天勵飛在科研方面的投入非常巨大,而且隨著公司的快速發展,這一占比也在不斷加大。
在AI芯片方面,云天勵飛承擔了工信部、發改委、科技部三大部委的人工智能芯片重大專項,獲得2020年“吳文俊人工智能專項獎芯片項目一等獎”。此外在今年4月份,云天勵飛還入選了《2021粵港澳大灣區新生產力獨角獸企業榜單》,而且此前云天勵飛已連續兩年獲評“中國獨角獸企業”的稱號。
近日,中科之聲記者對云天勵飛市場運營總監莫若龍進行了一次專訪,就云天勵飛的行業優勢、科研投入、市場戰略以及未來發展規劃等話題展開了深度探討,帶大家走進這家領先的人工智能領域獨角獸企業——云天勵飛。
以下為根據對話實錄整理(有刪減):
云天勵飛市場運營總監莫若龍接受『中科之聲』采訪
中科之聲:隨著國內AI視覺創業公司不斷涌現,您能不能給我們介紹一下目前貴司的基本情況? 莫若龍:自2014年成立以來,云天勵飛經過了7年的快速發展,在人工智能行業已處于領先水平。
目前,云天勵飛的算法覆蓋人臉、人體、車輛等多個領域;自主研發的AI芯片采用多核異構并行計算架構,可面向邊緣和端側應用場景使用,具備可編程、高效率、智升級的特性。云天勵飛的AI芯片除了能夠搭載自研算法外,還能夠搭載第三方的算法。
同時,云天勵飛的算法倉、算法標注與訓練能力平臺、智能調度中樞能力平臺、AI OS、大數據分析平臺等,能夠為合作伙伴實現“云賦能”,為建設自進化城市智能體提供智力支持。
云天勵飛自研芯片DeepEye1000也于 2019 年實現獨立商用,已經量產并獨立實現市場化銷售,并與海康威視、阿里巴巴平頭哥等企業建立了業務合作關系。
云天勵飛自研芯片DeepEye1000
中科之聲:貴司主營業務主要有哪些?行業內的優勢主要體現在哪幾個方面?莫若龍:云天勵飛主營業務涉及數字城市運營管理和人居生活智慧化兩大方向。
首先說數字城市運營管理。云天勵飛提供的產品及解決方案目前主要用于智慧安防、城市治理、疫情應急響應等領域。以智慧安防領域方案為例,云天勵飛曾成功服務了2016年杭州G20峰會、全國雙創周主會場、2018年博鰲論壇、青島上合組織峰會等重要會議。
然后是人居生活智慧化。云天勵飛提出的人居生活AI解決方案包括智慧社區方案、智慧園區AI解決方案、智慧泛商業AI解決方案等。自成立以來,已在深圳、東莞、青島、成都、杭州、上海、北京等諸多城市落地多個重點項目,其中人居生活方向包括深圳南園智慧社區、萬科印力智慧商業、深圳AI書城、深圳富士康AI智慧園區、深圳元平智慧校園等眾多項目。中科之聲:科技創新是企業發展的源動力,您如何看待行業的科技創新?貴司在科技創新領域投入如何? 莫若龍:對科研企業來說,科技創新是企業發展的最核心要素。我認為人工智能企業進行科技創新時首先要和使用場景相結合,然后是業務的結合,最終達到商品化、產業化。只有科研成果落地,才能轉為現實生產力,真正產生價值。
云天勵飛非常重視企業的科技創新,公司研發人員占總人數55%以上。創始人陳寧是從美國佐治亞理工學院電子工程系歸國創業的博士。公司首席科學家王孝宇,曾任 Snap 首席研究科學家,在AI算法、大數據方面頗有建樹。公司核心團隊曾任職于美國 Snap、Google、日本NEC、中興通訊、中科院、華為、三星、英偉達等知名企業和科研院所。
中科之聲:貴司作為人工智能領域的領先企業,有哪些技術成果?莫若龍: 截至2021年7月,云天勵飛已取得300余項專利,其中發明專利200余項,公司多次獲得“中國專利獎”。2018年公司獲得被譽為中國智能科學技術最高獎的“吳文俊人工智能科學技術獎”、2020年獲得“吳文俊人工智能專項獎芯片項目一等獎”;公司申報的“面向智慧城市的大規模動態人像識別和實時檢索系統”獲得2018年度深圳市科技進步一等獎;2019年12月,公司的“云天勵飛智能終端人臉識別系統” 和“面向智能安防及機器人視覺應用的終端神經網絡芯片” 均作為工信部的國家人工智能重點任務揭榜,體現了公司的技術實力得到廣泛認可。
中科之聲:5G移動互聯時代數字化產業高速發展,貴司在開拓市場方面有哪些創新舉措?莫若龍: 5G的高速發展,也促進了人工智能行業的發展。我們在產品研發時,也把AI和5G結合起來,將兩種技術融合給客戶帶來更大的價值。
近期我們給深圳龍崗區政府提供城市治理解決方案時,推出了一個AI+5G功能的執法機器人。這個機器人可以現場巡檢,而且不受暴風雨等天氣影響全天候工作,例如商鋪占道經營、行人亂丟垃圾等城市日常治理問題,我們的機器人可以進行AI自動識別,然后把執法圖像通過5G實時傳回指揮中心。這樣一個創新的方式不僅提高了城市治理的效率,也解決了其中的很多難點,將城市治理工作落地到最后一公里。
在開拓市場上,云天勵飛的舉措可以總結為“三板斧”,這“三板斧”不僅是云天勵飛過去快速發展的秘訣,也是它未來披荊斬棘的利器。第一板斧:抓對技術,自研芯片攻克核心難關;第二板斧:找對市場,抓住智慧城市建設機遇;第三板斧:看對趨勢,端云協同構建閉環生態。中科之聲:“十四五規劃”提出培育壯大人工智能、大數據、區塊鏈、云計算、網絡安全等新興數字產業,那您對行業前景看法如何?貴司未來發展規劃如何?莫若龍: 隨著互聯網的發展,大數據、云計算和物聯網等相關技術會陸續普及,在這個大背景下,智能化必然是發展趨勢之一。目前人工智能相關技術已在互聯網行業開始應用,正逐漸普及到其他行業。所以,從大的方向來看,人工智能相關領域的發展前景還是非常廣闊的。
未來我們會更多地關注產品的落地,以及核心技術壁壘的構建,聚焦在算法芯片化的核心技術能力,依托這個能力去構建我們的神經網絡處理器生態,尤其是數字城市和人居生活這兩大板塊,讓我們的產品應用場景越來越豐富,并且推動從算法到芯片再到應用,最后到數據的有機迭代。同時我們也繼續堅持自主創新,永葆“闖”的精神、“創”的勁頭、“干”的作風,構建“自進化城市智能體”,助力國家高質量發展戰略,讓市民生活更安全、健康、便利、愉悅。
采訪結束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