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9月11日消息,近年來,未成年人盜用監護人信息進行游戲充值所引發的糾紛案件日益增多,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這些案件多涉及熱門網絡游戲與漫改游戲,未成年人往往通過非法手段獲取成年人網絡賬號或租用他人設備進行充值與打賞,待監護人發現后要求退款。
在此類案件中,原告方通常主張未成年人的行為應視為無效,并要求游戲運營平臺全額退款。然而,被告平臺常以賬號認證信息為成年人為由拒絕退款。針對這一問題,北京互聯網法院的法官在接受總臺中國之聲記者采訪時提供了專業解讀。
據ITBEAR了解,法院在審理此類案件時,會綜合考慮多個因素,如游戲昵稱、好友列表信息以及充值打賞的時間段等,以確定實際操作者是否為未成年人。若認定未成年人為充值行為主體,且其充值金額明顯超出其年齡與智力理解范圍,法院通常會判定充值行為無效,并要求平臺返還部分或全部充值款項。
同時,法院也會對游戲平臺在未成年人身份識別、內容審核與管理等方面存在的問題進行審查。針對一些平臺存在的漏洞與不足,法院會發出司法建議,要求其完善相關機制,以更好地保護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
值得注意的是,監護人在此類糾紛中也需承擔一定責任。法院提醒監護人應加強對未成年人上網行為的監管,妥善保管個人賬戶與支付密碼等信息,以防止類似糾紛的發生。
通過法院的努力與司法建議的落實,此類糾紛的訴前調解率與在訴案件調解率均得到了顯著提升。同時,游戲平臺企業也參照法院判決標準自行化解了大量糾紛。此外,法院還針對監護人責任缺失問題提供家庭教育指導,以預防非理性消費糾紛的再次發生。
綜上所述,未成年人游戲充值糾紛的解決需要法院、游戲平臺與監護人等多方的共同努力與配合。只有通過全社會的共同關注與努力,才能為未成年人營造一個更加健康、安全的網絡環境。
#未成年人游戲充值# #網絡糾紛# #法院調解# #監護人責任# #游戲平臺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