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本文來自于微信公眾號新榜(ID:newrankcn),作者:檸檬 DX,授權轉載發布。
“貍貓換太子”式廣告投放騙術重出江湖,公眾號運營者們要小心了。
昨天,公眾號“太原網警巡查執法”發文《公安提醒:針對微信公眾號主的最新騙局!》,稱太原網警近期接到了不少微信公眾號號主和編輯的舉報。
據說,有自稱是銀行工作人員的廣告商,聯系公眾號投放App推廣廣告。具體內容是發布他們提供的推廣海報,引導用戶掃描海報二維碼,下載銀行App后連續簽到領禮物。
聽上去好像還挺靠譜,有公眾號主測試廣告內容,確實可以下載正規銀行App并通過安全檢測,從應用商店下載的銀行官方App中,也確實有簽到領禮物活動。
但是,文章按時發布后,廣告商通過“動態二維碼”功能修改二維碼指向鏈接,原來正常的二維碼竟成了不知名理財產品的入口。
據了解,不少公眾號主和編輯已經被騙,而且是后臺讀者提醒后才知道這回事。
雖然案件是最新的,但這一騙術其實并不新鮮。
早在2019年,新榜就曾報道過類似的公眾號廣告騙局,廣告主投放的都是鏈接廣告,名義上是某資訊App或某游戲推廣,但是只要公號發文后,該推廣鏈接就會被改成詐騙理財廣告,當年就有不少同行中招,其中不乏頭部大號。
更坑爹的是,當時這種文字鏈接無法刪除,更難消除影響。運營者們只能在次日發布道歉聲明,自我辟謠,提醒粉絲千萬別點擊鏈接,更不要注冊投資。
當時有新媒體人發文詳細記錄了自己上當受騙的過程,微信官方也出面處置了一批相關文章和賬號,并提醒運營者切勿發布此類內容,一經發現,將有可能面臨刪文、能力封禁甚至封號的處罰。
這次的騙局又是怎么回事,我們采訪到幾位有過類似經歷的新媒體同行。
明明是銀行App推廣,
怎么變成了理財產品廣告?
我們聯系到“太原網警巡查執法”的公眾號新媒體負責人趙焱,他表示,近期已經有多個新媒體人向他反映接到了同樣套路的廣告。一開始,在初步測試之后,他也認為這個二維碼是安全的。在進一步查證之后,才發現了背后的貓膩。
在今年遭遇類似經歷的還有福建某地方公眾號,據該賬號新媒體總監墨涵介紹,今年3月,一位自稱廣發銀行石家莊分行的工作人員與他們的金融代理公司取得聯系,說希望在他們公眾號發布一條廣發銀行App的推廣,會提供推廣海報。
墨涵表示,接到廣告需求后,他們掃描了海報中的二維碼,打開頁面確實是廣發銀行的頁面,但提示要從瀏覽器進行下載。他們也仔細比對了應用商店下載的廣發銀行App,發現銀行界面App logo一致。
再加上對方提供了完備的營業執照、廣發銀行活動推廣授權書,當晚,該賬號在二條位置發布了相關內容。但萬萬沒想到發出后幾個小時,讀者就打來投訴電話。
其實在接推廣之前,墨涵和他的同事也覺得奇怪:為什么一個石家莊的銀行要跑到福建做推廣?而且掃了二維碼之后,為什么是跳到瀏覽器下載App,而不是應用商店?
但對方提供了完備的資料,二維碼也通過了他們的安全測試,看上去并沒有明顯的BUG
對方提供的營業執照和授權委托書
來自寧夏的新媒體人老黃也差點陷入這一騙局。
老黃告訴新榜,他在2018年就接觸過金融理財類的廣告投放,都是在線投資一類,但當時的這種廣告商都很直接,發來的推廣文案一看就是投資理財,所以他基本上沒聊兩句就拒絕了。
但今年5月,他接到一個自稱“光大銀行”的推廣,對方證件上的銀行、姓名、部門、職務都寫得清清楚楚,用他的話說,就是“手續都是全套的,在短時間內根本無法驗證真假”。
前期雙方聊得還算順利,但準備推送的時候,責編發現不對勁:下載app后,沒有看到海報上聲稱的領取獎品入口。
老黃拿著這個問題質問對方,對方回復“還沒宣傳出去,禮物清單還沒上架,怎么查詢得到”。
老黃聯系光大銀行總行,但總行回復沒有類似活動,不過這位“廣告主”仍然堅持,“光我們這里就有七八十個營銷部,每個部門收到的任務都是不同的,對方不知道很正?!薄?/p>
不過最后“合作”還是終止了,老黃所在單位與光大銀行取得聯系,光大銀行工作人員告訴老黃,已經報警,并發布相關聲明。
“太原網警巡查執法”的新媒體負責人趙焱也遇到過類似的套路,他告訴我們,這個二維碼實際上是一個動態二維碼,設計者可以隨時進行變更,所以公眾號主在進行測試時,顯示一切正常。而推送后再打開,這個二維碼就變成了指向理財產品的鏈接入口。
新榜查看某二維碼生成器網站發現,生成一個動態二維碼只需要不到五分鐘,設計者還可以任意更改二維碼的樣式、顏色、logo,并隨時對二維碼背后的URL(統一資源定位器,即網絡地址)進行更改。
“騙子就是利用了公眾號主發送之后大概率不會再去驗證的心理行騙,一般人情況下很難發現?!壁w焱說。
騙局花樣多,接廣告需提高警惕
推送發了能刪,但推送此類廣告,不僅涉嫌虛假宣傳,還存在誤導粉絲投資的風險。
盡管各大銀行在今年年初就發布了相關的辟謠聲明,但這類騙局并沒有完全禁絕。
墨涵告訴新榜,僅最近一周,就有不下十個“銀行”來談合作,但都被她拒絕了?!拔腋杏X除了中國銀行,其他各個銀行版本的下載App登錄送福利推廣合作我都收到了?!?/p>
目前,搜索“銀行推廣”等關鍵詞,還有部分媒體公眾號并未刪除騙局海報,但掃描二維碼后都顯示“二維碼已過期”或“已停止該二維碼的訪問”。
趙焱建議,接到這種推廣的時候,一定要向廣告主索取相應的資質和授權。
就最近接觸到的銀行營銷廣告而言,“甲方“推廣App,讓用戶進行下載的這種行為,本身是掙不到錢的。
盈利模式都摸不清,自然就要對這種廣告提起警惕。
墨涵也表示,對涉及金融App下載的推廣要特別謹慎,尤其還有些廣告商稱,廣告發了以后過一兩個小時就能刪了,這種就更奇怪了。該警覺的時候要警覺起來,嚴格按照廣告法要求審核,如果遇到模棱兩可的廣告時,上網多搜索一下,很多“騙子”廣告在網上經常會有曝光的。
直至今日,微信官方對于類似違規內容仍會以封禁處置。對新媒體人來說,還是需要加強鑒別,避免誤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