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9月6日消息,在游戲圈,成功與失敗的故事總是相伴相生。近日,國內首款3A大作《黑神話:悟空》在發售10天內便創下了1700萬份的銷量奇跡,然而,在國際游戲巨頭索尼互動娛樂(SIE)旗下,卻有一款大作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挫敗。
這款名為《星鳴特攻》的在線射擊游戲,在上線僅僅14天后便宣布停服,這一消息震驚了整個游戲行業。據ITBEAR了解,該游戲由SIE旗下的Firewalk Studios開發,耗資高達3億美元,研發周期長達8年,然而卻未能贏得玩家的青睞。
與《星鳴特攻》的慘淡表現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黑神話:悟空》的成功凸顯了游戲好玩的重要性。這款游戲以其獨特的文化背景和出色的游戲體驗贏得了玩家的喜愛,創下了Steam單機游戲同時在線紀錄。而《星鳴特攻》在Steam上的最高同時在線玩家數卻僅有2388人,最低時甚至僅剩6人,連開一局游戲都成為奢望。
那么,《星鳴特攻》究竟為何會失敗得如此徹底呢?這恐怕要從游戲的起源說起。8年前,Firewalk Studios在看到《守望先鋒》的成功后,便萌生了開發一款5v5第一人稱射擊游戲的想法。然而,在長達8年的開發過程中,游戲市場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盡管《星鳴特攻》在完成度上并無明顯瑕疵,但其過于老舊的玩法和刻舟求劍般的模仿《守望先鋒》的策略,顯然已經無法滿足現代玩家的需求。在戰術射擊、大逃殺等新型游戲模式層出不窮的今天,《星鳴特攻》的守舊顯然成為了其失敗的重要原因之一。
此外,SIE在GaaS(服務型游戲)領域的經驗不足也是導致《星鳴特攻》失敗的關鍵因素。GaaS游戲需要強大的社區運營能力和持續的更新迭代來保持玩家的活躍度,然而這正是SIE所欠缺的。從游戲的宣發到售后支持,SIE都顯得力不從心,這使得《星鳴特攻》在上線后便迅速陷入了困境。
總的來說,《星鳴特攻》的失敗給游戲行業敲響了警鐘。在競爭激烈的市場環境下,游戲公司需要不斷創新、緊跟時代潮流,才能贏得玩家的青睞。而對于SIE來說,這次失敗或許是一個痛苦的教訓,但也為其在未來的發展道路上提供了寶貴的經驗。
#游戲行業# #《星鳴特攻》# #失敗案例# #GaaS# #《黑神話:悟空》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