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0日,《黑神話:悟空》引爆游戲熱潮。一周多時間過去,游戲熱度不減,游戲制作人馮驥也獲得廣泛關注。馮驥于2004年畢業于華中科技大學生物醫學工程專業。他自稱自己不適合做生物,愛玩游戲的他畢業就進入游戲公司工作。后創立游戲公司,帶領團隊制作出《黑神話:悟空》,一舉驚艷全球。
除了擔任制作人,網友發現游戲的多首主題曲作詞一欄是馮驥的名字。《戒網》《看見》《勿聽》《屁》,作詞一欄均是馮驥。這些歌詞貼合每個章節的故事情節,各有特色,簡潔優美的詞句讓人印象深刻。
有不少網友好奇,為什么學理工科的人填詞水平這么高?學生物的人為何能跨行做游戲取得成功?
馮驥。圖/《揚聲》視頻截圖
8月28日,記者聯系到華科哲學學院副院長徐敏教授,他認為馮驥的成功除了個人興趣與能力的因素,和社會條件的積累(人才儲備、技術進步、民族情感)也有關系。“不務正業”與華科的校訓“明德、厚學、求是、創新”并無矛盾。從長遠的角度來看,有興趣、有專業困惑的人更容易出成果,這是規律。
他說,民間對華科畢業生還有一個“聽話出活”的標簽。在徐敏看來,所謂的“聽話出活”,“聽話”就是聽得懂時代的聲音,聽得懂國家的需求。馮驥看到了中國龐大的單機游戲市場,他也走過了重重難關,經受了各種考驗,他其實也有失敗的風險,但風險與機遇并存。這么去理解的話,聽得懂“天音”,擁抱得了風險,能苦干到底,成功算得上是馮驥的“天命”。
“不務正業”的學生,似乎變多了?
徐敏觀察到,隨著馮驥的出圈,有網友發現華科校友在非本專業取得成功的案例好像越來越多了,“華科是在‘不務正業’的道路上越走越遠了嗎?”
他認為,學了理科,又具有人文素養和情懷的人,會更容易成功。同樣,一個文科生,如果具有科學精神,也更可能成功。
徐敏舉例稱,在華科,有一個工業設計專業畢業的學生自己填詞作曲演唱歌曲,畢業后成了流行樂壇歌手。有一個學電子科學與技術專業的學生畢業后去做生態農業,建成了國家級生態農場。有一個哲學專業畢業的,還去國外拿到了名校的計算機學院教職。
馮驥是2000年進入華科的。據徐敏介紹,華科當時剛剛合校,馮驥應該是合校后第一批本科生,那時候的華科特別提倡人文素質教育,華科雖然是理科聞名的院校,其實對外有一張“名片”,那就是高舉人文素質教育大旗。“理工醫科強還不夠,還要‘觀乎人文,化成天下’,要‘學以成人’”。
他還稱,學校出過一個“選課王子”,該學生把華科所有的公選課都選了,畢業之后他還在華科附近,還回學校聽課。
徐敏懷想,那時候華科的生命科學類專業正處在逐漸發展變強的過程中,“那個時候,馮驥在學院里,應該可以體會到很高的自由度,特別是選課方面”。
到現在,華科也盡量開公選課,必修課只占其中一部分,選修課數量還在提高,有很多很有意思有特色的課程。例如,徐敏提到哲學類的全校選修課有“中國傳統文化”和“批判性思維”等。
“馮驥的成功,和社會條件的積累息息相關”
單機游戲市場幾乎一直被國外壟斷,《黑神話:悟空》又憑借高質量起到了文化輸出和傳播的效果,因此首款國產3A游戲的推出格外振奮人心。
徐敏自稱對游戲了解不多,但是也被《黑神話:悟空》刷屏了,他本人也為馮驥、鄭欽文這樣獲得國際性成功的校友感到激動和振奮。
8月23日,售賣超1千萬套。圖/馮驥微博
他認為,馮驥在游戲行業的成功,“也是因為相應的社會條件都已經具備了,不完全是他個人因素。等技術和人才積累到一定程度,有了合適的契機,年輕人就沖得出來。”
那么,大學教育到底對學生會產生什么影響?徐敏認為,大學本科階段是學生作為成年人受的高等教育,而且對于畢業就工作的本科生而言,也是唯一的機會。“這4年會影響你的知識儲備、思維方式和決策模式,學校的學科生態也會給你帶來深遠影響。”
圖/華中科技大學官微
生活中也存在部分學生對所學專業沒有興趣,或者不知道自己的興趣在哪,該怎么看待這種現象呢?徐敏說,“從社會需求講來說不重要,有沒有興趣不重要,你只要達到社會要求的某些標準就夠了。但從個人發展的角度來看,你想要你的生命是有質量的,想實現你的理想,想滿足你的愿望,你想要成為一個活得有意思的人,這個時候興趣肯定是重要的。”
但徐敏隨即補充道,有了興趣,還不夠,興趣之上還有價值。“做有價值的事情,這個價值不是別人給你的,是你自己去挖掘,最好是能夠跟時代的需求聯系在一起,實現自我價值。這樣才能夠有持續的動力走下去,等時機和條件都成熟的時候,就有機會產生更多的馮驥。”
記者 陽丹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