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文 | 吳優
編輯 | 王方玉
獲悉,深圳知申禾行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知申禾行”),近日一舉完成數千萬人民幣天使輪融資。本輪融資由險峰長青和昆仲資本聯合投資,融得資金將主要用于產品研發、人才招聘和市場拓展。
知申禾行成立于2023年,專注于新能源裝備制造領域。目前公司已推出首款高度智能化的新能源“知禾(Cybertractor)”品牌純電動拖拉機,產品可以選配實現田間作業無人駕駛功能的“禾行“AI自動駕駛系統,并與多家客戶達成了戰略合作意向。
全球擁抱碳中和的當下,農業機械行業正開始跑步進入電動時代。機構Acumen Research的數據指出,全球農業機械市場在2022年的規模達到了2000億美元,預計到2032年將增長到4857億美元。其中,新能源與無人駕駛組合的電動拖拉機已然、必然成為一大焦點和熱點。
“隨著電池成本下降、能量密度提升,新能源技術逐漸從乘用車、電動卡車擴展至非道路領域,尤其是在農業機械領域的應用。自2022年開始,農業機械的電動化進程逐步展開,顯著降低了運營成本與人力成本。”知申禾行創始人陳擁軍對表示。
相比傳統拖拉機,知申禾行的電動拖拉機智能化程度較高,配備了多種傳感器和多級智能控制系統,可以實現自動駕駛、智能識別、精準定位等功能。模塊化的設計還可以根據不同的農業生產需求和作業環境,靈活配置不同的工具和輔具,最終有效提高農業的生產效率和可持續性。
知申禾行的新能源拖拉機產品具有自主學習能力、自主作業系統、遠程運維能力、自主PTO動力分配能力、EMS能量管理系統等,產品也充分考慮了駕駛體驗及作業環境,產品噪音低,震動小,科學的人體工程學設計的駕駛室及操控系統大大提高了駕駛的舒適感。
陳擁軍介紹稱,用純電拖拉機代替傳統拖拉機,綜合作業成本可節省50%-70%,另外可節省數千元維保費,自動駕駛還將大大節省駕駛員人工費,降低駕駛員勞動強度,使駕駛拖拉機作業從一種苦差事變成一種樂趣。
“知申禾行專注為用戶打造高質量、高科技的雙高產品,真正幫助農民群體降本提效,助力農民更輕松地通過農業生產賺錢、賺更多的錢。” 陳擁軍表示。
電動農機的關鍵技術與電動汽車有相似之處,但同時也有著特定的技術壁壘。乘用車和卡車的應用工況主要是城市道路和高速公路,除了完成最基本的行駛功能外,而農業機械還需要適應不同土壤類型、不同作物種類、不同作業過程等復雜的作業工況。這要求廠商對于農業機械領域有著深刻的Know-how和技術沉淀,以及對行業客戶不同地域、作物、模式等需求的深刻理解。
知申禾行創始人陳擁軍,曾在德國作為高級技術管理人員在全球領先農業機械集團FENDT(芬特)工作,歸國后歷任多家大型農業機械、工程機械集團副總裁、集團執行總裁、集團總裁。多年兼任中國拖拉機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國家十三五規劃技術專家。在智能裝備制造、人工智能領域有豐富的產業運營經驗,也是業內少有的具備國際化背景的專家。他還是英國ACCA資深特許公認會計師,有著豐富的投融資及并購經驗。
團隊方面,知申禾行目前擁有業界豪華的研發、運營團隊,核心團隊成員均擁有多年的中、德、日等國內國際知名工程機械、農業機械、新能源車輛領域企業的從業經驗。另團隊擁有多名來自海外如德國的底盤傳動技術專家和電控專家作為有力的遠程技術支撐,產品研發、制造、運營國際化程度非常高。
“在甲骨文中,’電’的本字是‘申’字,意像霹靂閃電在朝著四方拓展,知申古語引為電,公司將以電動化作為技術核心驅動力。” 陳擁軍告訴,知申禾行的目標實成為全球技術水平最高、規模最大的電動化農業機械裝備公司,專注打造以電動農業機械為載體的農業機器人作業平臺,讓傳統機具和新型農業作業機器人完美統一接駁到這個平臺,傾力打造農業機械智能裝備與機器人領域的特斯拉。
未來一到兩年,陳擁軍表示,知申禾行將擴大團隊規模、拓展新產品系列,提升產品適用性,助力中國乃至全球農業機械產業的電動化、智能化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