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臺積電于10月17日揭曉了其截至2024年9月30日的第三季度財報,顯示合并營收達到7596.9億新臺幣(約合1683億人民幣),同比增長39%,凈利潤為3252.6億新臺幣,同比增長54.2%。
在財報電話會議上,臺積電預測第四季度營收將在261億至269億美元之間,高于去年同期的196.2億美元。全年資本支出預計略高于300億美元,與先前預期相符。臺積電首席財務官黃仁昭指出,70%到80%的資本支出將用于先進制程,強調將持續投資以滿足AI相關需求的增長。
臺積電的業績表現和營收展望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市場對AI虛假繁榮的擔憂。作為全球領先的晶圓代工制造商,臺積電的主要客戶包括蘋果和英偉達,提供芯片制造和先進封裝技術等服務。受益于AI芯片的強勁需求,臺積電股價今年已飆升超過70%。
然而,隨著英偉達加速AI芯片的發布,其與臺積電長達三十年的合作關系開始面臨考驗。據硅谷科技媒體The Information報道,英偉達在3月推出新一代Blackwell芯片后,發現了芯片問題,導致雙方陷入爭執,Blackwell芯片的量產發貨不得不推遲至四季度。
報道還提到,由于英偉達的芯片設計日益復雜,臺積電成為唯一能夠完成制造的芯片廠商,從而在定價方面掌握了更多主動權。今年6月臺積電宣布漲價后,英偉達只能接受。英偉達CEO黃仁勛當時還表示支持臺積電的漲價舉措。
對于客戶提價是否過于激進的問題,臺積電董事長兼總裁魏哲家在電話會議上表示,他不傾向于使用“議價能力”這個詞,因為臺積電將所有客戶都視為合作伙伴。他指出,頭部AI供應商的毛利率是臺積電可能永遠無法達到的,但他對它們的成功表示高興。
三季度,先進制程(包括7nm及以下)占臺積電晶圓總收入的69%,高于第二季度的67%。其中,3nm、5nm、7nm芯片銷售額占比分別為20%、32%、17%。魏哲家介紹,許多客戶對更先進的2nm芯片制程感興趣,同時蘋果設計的A16芯片對AI服務器的需求也高于預期,臺積電正在為此準備產能。
從業務構成來看,HPC業務的營收占比為51%,較上一季度有所下滑,主要包括GPU、CPU、AI加速器等。智能手機相關業務收入占比為34%,物聯網、汽車、數字消費電子等其他業務的占比分別為7%、5%、1%。
魏哲家還提到,除AI以外,總體的半導體需求開始穩定并有所改善。雖然PC和智能手機的單片毛利仍然處于低個位數水平,但臺積電正在芯片中加入更多AI技術。他預計,未來幾年內受人工智能相關應用的拉動,PC和智能手機領域將保持健康增長。
本周早些時候,臺積電的重要設備供應商、荷蘭光刻機巨頭阿斯麥因技術故障提前公布了三季度財報。財報顯示,阿斯麥當季的新增訂單額僅為26.33億歐元,不及分析師預期的一半,阿斯麥還下調了對2025年銷售額和預訂量的預期。
阿斯麥CEO Christophe Fouquet解釋稱,盡管AI相關服務器需求強勁,但汽車、移動和PC市場的需求復蘇尤其緩慢,導致客戶在增加產能和支出時變得更加謹慎。盡管阿斯麥未具體指明降低預期的客戶身份,但分析師首先關注的公司包括臺積電、英特爾、三星等主要客戶。
疲軟的業績導致阿斯麥股價于當地時間10月15日下跌15.6%,創下26年來最大單日跌幅,并拖累英偉達、英特爾等一眾芯片股。但截至目前,跌勢已有所緩和。
在三季度財報發布當日,臺積電臺股收報1035新臺幣/股,較前一日微跌0.96%,美股盤前一度漲超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