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波音公司,昔日的航空巨頭,如今卻深陷困境。接連不斷的空難、財務問題和管理危機,讓這個曾經的制造業明珠變成了“問題制造機”。今年7月,波音因欺騙美國聯邦航空局而與司法部達成認罪協議,支付巨額罰款并承諾整改。然而,僅僅過去三個月,更多的問題便被陸續曝光。
罷工狂潮席卷波音。自9月13日起,數萬名員工因新勞資協議未能達成而宣布罷工。這是波音工人16年來首次大規模罷工,他們要求更高的薪資和福利,以應對美國嚴重的通貨膨脹。
波音公司當然不愿輕易答應,他們認為提供的待遇已經遠超行業平均水平。雙方僵持不下,導致波音公司被迫停擺,飛機生產受阻,公司運轉成本卻仍在持續消耗。
這場罷工至今仍未結束,給波音公司造成了巨大的經濟損失。為了應對困境,波音決定在全球范圍內裁員10%,涉及約1.7萬個崗位。這一舉措不僅是對罷工工人的直接威懾,也是與之前認罪協議的“夢幻聯動”。
然而,裁員并不能完全解決波音的問題。公司財務狀況惡化,管理層不得不通過發行股票和債券再籌資金。波音的信用評級已經接近“垃圾級”,這種超大規模公司被剝奪投資評級的現象在業內被稱為“墮落天使”。
那么,為什么波音沒有宣布破產呢?一些美國專家分析認為,波音太大,絕對不能出問題。它事關美國經濟和航空制造業的核心命脈。然而,這也引發了人們的質疑:難道美國也有“大而不能倒”的公司了?
說到底,波音等超大公司頻繁出問題,背后的原因可能是美國制造業正在走向滅亡。當一家造飛機的公司也開始搞回購股票推高股價的游戲時,它從內部被掏空就是遲早的事。
在全球化的商業環境中,大企業犯錯的代價越來越小。直到所有人都無法庇護它,最終轟然倒地時,付出代價的又會是誰呢?這個問題值得人們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