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當前,文化復興戰略已經是國家政策的重中之重,特別是十九大之后,國家大力發展文化產業,藝術金融化無疑會成為推動文化藝術產業發展,推進藝術市場壯大,促進中國文化藝術傳播的重要途徑。
借助金融化的手段,促進藝術的影響,只有以強有力的推廣方式,中國文化藝術在世界競爭中才能站得住腳。
十九大明確指出:
我們要堅定文化自信,
推動社會主義文化繁榮興盛。
中國文化是中華民族的魂,
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
沒有文化的繁榮興盛,
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要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
激發全民族文化創新創造活力,
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
最近幾年,隨著中國藝術市場的迅猛發展,介入藝術領域的金融機構隨之迅速增加,金融資本進入藝術產業,將藝術品變成一種投資品,實現金融資本與收藏、藝術品投資的融合,藝術資源變為金融資產。隨著這些資本的介入及相關體系的建立完善,中國已進入藝術金融化的初級階段。
2011年,中國二級市場的總成交額接近1000億元。相對來說,是很小的體量。現在藝術基金的量還是很小,也影響不了整個市場。權威專家在中國經濟和藝術品市場規模的基礎上,計算出了未來10年間藝術品金融發展的潛力。根據巴克利銀行的推薦數據:機構投資者與高端人士會配置5%的資產進行藝術品投資。
如果以保守的5%作為對藝術品的潛在的需求進行估計,按中國130萬億元的財富這樣一個保守的數字計算,中國藝術品市場潛在的需求就是6萬多億元。如果用可流動的有效需求只占總需求的1/3這個假定來計算,也有2萬多億元的規模。而目前的規模只有幾千億元,潛在的需求非常大,顯現出來的只是冰山一角。
未來中國藝術品市場七大發展趨勢:
一、黃金十年的到來
隨著中國經濟的持續增長和家庭財富的積累,藝術品市場預計將迎來黃金的十年。這將是一個繁榮的時期,藝術品市場將進一步擴大,吸引更多的投資者和收藏家。
二、藝術品市場規范化、專業化
藝術品市場規范化、專業化是未來藝術品市場發展的重要趨勢,提供公平、透明的交易環境,增強市場的公信力。規范化經營可以減少藝術品交易過程中的操作風險,提高市場的信任度,有助于市場的穩定發展,為藝術家提供更多的機會和支持,推動藝術市場的繁榮。
三、藝術品金融化、資產化、大眾化
藝術品將逐漸被視為一種金融資產,可用于投資和保值。同時,藝術品也將更多地進入普通大眾的家庭,成為他們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這將推動藝術品市場的進一步普及和發展。
四、市場定價權的轉變
隨著藝術品市場的日益成熟,市場供求關系將成為決定藝術品價格的主要因素。
五、藝術品作為資產配置的重要選項
藝術真品、精品、傳世品將成為文化家庭、富裕家庭進行資產配置的重要選項,有利于財富保值增值。這進一步凸顯了藝術品作為一種投資工具的潛力和價值。
六、新一代的藝術品藏家逐漸崛起
他們多為年輕人,具有高學歷、高收入和高文化素質特點,注重品位和文化內涵,更加注重藝術品的價值和意義。他們對藝術品市場的認知深度不斷加深,投資決策也更為理性和謹慎。他們將成為未來藝術品市場的重要力量。
七、收藏群體的擴大和細分
隨著人們審美的多元化和個性化,不同群體展現出各自獨特的收藏風格。這種趨勢促使藝術品市場向著更加細分和專業化的方向發展。
這些趨勢共同描繪出一個更加開放、多元和動態的市場圖景。隨著全球經濟的進一步復蘇,藝術品市場的未來將充滿無限可能,而這些變化無疑將深刻影響我們對藝術價值的認識和欣賞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