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在“喝”上面,當代年輕人離不開三大件:早上的咖啡是續命水,下午的奶茶是快樂水,晚上的小酌則是松弛水。
然而,咖啡風頭正茂,奶茶愈演愈烈,唯獨這酒正在“淡出”日常生活。多家啤酒上市公司的財報顯示,今年上半年的銷量不太樂觀。
為此,于近日發起了一次關于飲酒的消費趨勢調查,總計收到1625份答卷。這里面,藏著當代年輕人飲酒的秘密。
都說清晨的粥暖胃,深夜的酒暖心,作為解憂飲品的酒怎么也“憂”起來了?
第一大酒,憂心忡忡
何以解憂,唯有杜康,那杜康自己的憂,用什么來解呢?
中國是擁有悠久飲酒歷史的古國,“杜康釀酒”的傳說始于夏朝時期,而確鑿的文物顯示,公元前2800至前2300年的新石器時代晚期,就已經有了種類繁多的酒器。
然而,的抽樣調查顯示,即便在酒文化大國中國,僅有一半的受訪者飲酒,目前不消費酒類的人占比超過四成。
針對飲酒的受訪者,他們飲用最多的還屬啤酒,占比超過四成。這或許是源于啤酒消費場景的多元,無論是親朋好友聚會還是工作應酬,啤酒都有一席之地,更重要的是,啤酒憑借著入口舒適、價格不貴以及度數較低,更加日常生活化。
在啤酒之后,才是果酒/預調雞尾酒等“微醺”酒、白酒和紅酒,這三類合計占比與啤酒相當。
從行業數據看,根據中國酒業協會2024年發布的2023年度報告,全年飲料酒產量為4758萬千升,其中啤酒的總產量就高達3789萬千升,妥妥的“第一大酒”。
有趣的是,恰恰是這第一大酒,正在遭遇消費者的“重新審視”。調查顯示,近一年的啤酒消費支出上,有四成消費者維持不變,剩余的消費者減少的比例遠高于增加的比例。其中,減少30%及以上的比例接近三成。
啤酒消費支出的變化,也符合整個酒類消費支出的變化趨勢。
調查顯示,近一年酒類總支出增加30%以內和30%以上的比例分別為10.5%和7.1%;但總支出減少30%以內和30%以上的比例高達15.4%和30.2%。少部分人有所增加,但更多的人大幅減少。
啤酒的日子確實不大好過,頭部品牌中青島啤酒公布的2024年半年報顯示,上半年實現營收200.68億元,同比下降7.06%;銷量463萬千升,同比下降了7.82%;百威亞太控股有限公司的財報也顯示,2024上半年,百威啤酒銷量為4660萬百升啤酒,同比減少6.2%;收入為33.99億美元,同比減少4.3%。
根據酒業協會的數據,2023年啤酒還是一番欣欣向榮的景象:總產量微增0.8%,銷售收入和利潤總額分別同比增長8.6%和15.1%,在飲料酒中表現突出。
啤酒,發生了什么?
壓在啤酒身上的“三座大山”
按常理推測,今年夏天國內出現了極端的高溫天氣,外加上奧運會與歐洲杯的加持,啤酒應當迎來它的消費旺季,但市場反饋反而較為平淡。
在獨立酒業分析師肖竹青看來,一方面是宏觀經濟帶來的消費波動,以至于“業績下滑”發生在包括啤酒在內的多個消費品領域。
另一方面也有諸如惡劣天氣等因素帶來的影響。比如,今年廣東省和福建省等南方省份都出現了強降雨,對于部分業務諸如高端線重點在南方省份的品牌而言,夏天的強降雨無疑澆滅了啤酒消費的熱情。
那么細看啤酒自身呢?
在獨立消費分析師劉戈看來,啤酒已經從增量市場轉變為存量市場,意味著啤酒已經成為了成熟的消費,那么它自身的問題也會更加凸顯。
根據中國酒業協會的數據統計,從2013年到2023年,啤酒總產量已經跌落了三分之一,從5000余萬千升跌落到3789萬千升,除了近三年有微弱的增長之外,整體看仍然處于持續下滑的趨勢。
針對減少飲用啤酒頻次的原因,調查顯示,位列第一的是“健康考量”——飲酒容易造成健康隱患,占比高達57.6%。
“這就是飲酒理性化的結果,得益于科普的增加,酒精對健康的負面影響被更清晰地認知?!眲⒏暾f。
不過,“健康考量”針對的是各種酒類,就啤酒而言,它受到更多的影響來自社交與餐飲。調查顯示,44.2%的受訪者認為減少飲用啤酒頻次源于“社交考量”,社交的頻次變少了或者在社交中喝酒的機會變少了;28.2%則認為“受餐飲影響”,外出就餐變少了,相應飲酒變少了。
在劉戈看來,餐飲的整體客單價處于下滑的趨勢,這意味著外出就餐花的錢更少了,這其中勢必有酒水飲料消費的下降。作為非商務宴請的外出就餐,因其性價比不高且并非剛需,酒水飲料往往是最容易被放棄的消費。
“吃飯就是吃飯,喝酒就是喝酒,這兩件事越來越有區隔?!眲⒏暾J為,外出就餐是消費啤酒的重要渠道,一桌喝一兩打啤酒是常有的事,當就餐更少喝酒之后,無疑對啤酒造成了重大損失。
調查顯示,在減少飲酒的場景中,“朋友聚餐”和“外出應酬”位列前兩位,占比皆超過三成。
除了健康與外出就餐的兩座大山之外,啤酒面對的第三座大山則是其他低度酒的沖擊。調查顯示,在對啤酒的消費態度中,位居前三中就有“不喜歡酒的味道,比起啤酒,果酒更吸引人”,占比超過兩成。
誠如RIO雞尾酒最近主打的廣告語“好喝的酒不必吃苦”,在口味上,果酒等口味豐富、更接近飲料的“潮飲酒”正在爭奪啤酒的市場。
根據凱度和天貓新品創新中心發布的《低度潮飲趨勢報告》,預計2022年至2025年低度酒市場規模的年復合增長率為30%,2025年中國低度潮飲市場規模達到743億元人民幣。
肖竹青還提到,年輕消費者更愿意嘗試不同的新產品,其中無醇啤酒的風潮也越吹越盛,各大品牌紛紛布局自己的無醇啤酒產品,使得無醇啤酒在全球許多市場中都占有了一席之地。
三座大山已經兵臨城下,啤酒是否已經到了該做出改變的時刻?
喝更少的酒,喝更好的酒
在啤酒越喝越少的大背景下,本次調查還發現了一些細節:每周只喝一次酒成為主流,但是每次都要喝好點兒的酒。
針對啤酒消費頻次的調查顯示,每月一次及以下的占比最高,為50%,其次是每月2—4次,占比為34.4%。這意味著,平均每周喝一次及以下的受訪者成為主流,占比超過八成。
再看價格,調查顯示,單瓶啤酒消費價格主流在5—10元,占比47%,同樣值得注意的是,單瓶消費10元以上的受訪者占比也相當高,為43.7%。
在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看來,“喝少點、喝好點”是包括啤酒在內的整個酒類消費的大趨勢,這背后是新生代人口紅利的疊加——年輕人對高品質啤酒的剛需在提升。
的確,調查顯示,雖然啤酒在中國還沒有成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選擇“每天用晚酌一掃疲憊”和“啤酒是佐餐必備”的受訪者合計占比不足一成,但有超過三成的受訪者認為心情好或心情差的時候都會想要喝啤酒,它是日常生活的調劑。
啤酒,依然是一種“情緒解藥”,扮演著調劑生活的重要作用,它并不會真的式微,而是重新找到自己的位置,繼續發力。
在朱丹蓬看來,這“新的位置”便是“高端化”,大到頭部品牌華潤、青島、嘉士伯紛紛都在布局高端線,小到那些小而美的精釀啤酒也應運而生,是全方位的高端化。
“原料級別高、釀造工藝高、科技含量高,最終價格也高,是全產業鏈的高端?!敝斓づ钫f。
最終這帶來的是更高的利潤,哪怕是總體產量并沒有太大變化,但利潤也能有顯著的提升。朱丹蓬分析,以同樣20%的利潤率看,價格更高品質更高的啤酒,當然更有得賺。
以中國酒業協會2023年度的數據,啤酒總產量僅微增0.8%,但銷售收入和利潤總額分別同比增長8.6%和15.1%。
以頭部品牌華潤啤酒數據來看,2024半年報顯示,華潤啤酒中檔及以上啤酒銷量占比首次超過50%,高檔及以上啤酒銷量較去年同期錄得超過10%增長。其中喜力、老雪和紅爵等銷量較去年同期均錄得超過20%增長。
高端化的戰事才剛剛打響,肖竹青提到一組數據,高端啤酒在中國市場占比約17%,而在發達國家和地區的市場,如北美、歐洲和澳大利亞等,高端啤酒的占比都超過40%,這意味著還有相當大的空間可以增長。
微貴微醺的啤酒消費還方興未艾。
作者:屈博洋
編輯:余源
制圖:王歡 李潤
值班編輯:賈詩卉
「點擊即刻擁有我兔手機殼」
▼
視頻
誰還在用養生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