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近日,一份關于中國農產品電商發展的新報告揭示了行業的蓬勃態勢。據《2024上半年中國農產品電商發展報告》數據顯示,2023年我國農產品網絡零售額達到5870.3億元,相比2014年增長了近五倍。2024年上半年,該數據又實現了21.7%的同比增長。同時,農產品出村進城的規模持續擴大,而物流成本卻不斷下降。
北京工商大學商業經濟研究所所長洪濤指出,農產品物流費率的降低與電商平臺的物流補貼及生鮮冷鏈物流基礎設施的持續投入密切相關。過去,東南部因經濟條件好、物流網點密集而提供包郵服務,而西北部則因條件限制而不包郵,這限制了生鮮農產品的向西流動。
為改變這一狀況,拼多多等平臺創新性地推出了中轉集運模式和西部地區免費包郵進村服務,并加碼宣布兜底偏遠地區快遞的二段轉運費用。這些舉措降低了農產品西行的路費,促進了貨品的流通。
洪濤認為,拼多多的這些扶持措施對于促進中國電子商務的東中西部協調發展、加速現代農產品流通以及推動農產品電商的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通過免除農貨商家的物流中轉費,不僅降低了農產品下鄉進村的物流成本,還推動了更多優質好物直連偏遠地區,激發了市場活力。
洪濤還表示,拼多多的商業模式創新正在引領中國農產品電商的現代化進程,通過減免中轉費、推廣包郵進村以及對西行商家加大補貼等措施,西部電商生態正在被重塑和優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