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在電商領域,知名網紅張大奕宣布無限期延遲新品上架,透露出電商行業面臨的流量困境。她在告別信中提到的“收入不代表利潤”等問題,正是許多電商賣家的共同心聲。
與此同時,抖音女裝品牌“羅拉密碼”也在進行最后一場直播后宣布停播閉店,創始人坦言昂貴的流量成本是閉店的核心原因。這一現象折射出電商行業對流量的依賴,以及投流拉動增長模式的難以為繼。
回溯電商發展歷程,三只松鼠的崛起與困境頗具代表性。章燎原曾憑借電商流量推廣,使三只松鼠成為零食特產類銷售額第一名。然而,高額的銷售費用侵蝕了利潤,導致股價持續下行。
中小型賣家面臨的問題更為嚴峻。某燈具工廠負責人表示,推廣費用已高達1.14萬元,幾乎吞噬了70%的利潤。這種流量投入已陷入進退兩難的狀態,要么無利潤,要么銷售額下滑。
流量困境不僅影響商家,也波及電商平臺。中國互聯網用戶增長進入瓶頸期,電商平臺獲客成本飆升。雙11活動更是流量爭奪的戰場,商家需付費介入才能獲取流量。
為緩解商家困境,阿里、京東、拼多多等平臺提出“百億減免”措施,但無法觸及困境根本。流量分配需考慮用戶需求,高性價比和品質穩定最受消費者青睞。工廠賣家作為電商體系“攪局者”,應獲得免費展示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