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盡管國慶假期剛結束,抖音便迫不及待地拉開了今年雙11的序幕,但作為獨立運營四年的電商平臺,抖音電商這條“鯰魚”仍未能在消費盛宴中占據主場地位。
隨著雙11戰役的正式打響,傳統電商巨頭如“貓狗”繼續引領潮流,拼多多則持續強調“天天都是雙11”,而唯品會、蘇寧等也在各自細分領域保持穩固地位。與此同時,快手等競爭對手攻勢猛烈,曾被寄予厚望能“再造一個字節”的抖音電商,卻未能延續其早期的狂飆態勢。
實際上,抖音電商正面臨嚴峻挑戰。今年以來,GMV增速下滑、618銷售額暴跌、頭部主播如小楊哥和東北雨姐等接連陷入爭議,這一系列事件不禁讓人思考:抖音電商發生了什么?
不可否認,抖音電商曾是國內增長最快的電商平臺,依托字節強大的內容供給和流量優勢,創造了“貨找人”的邏輯,并為零售市場帶來了全新的消費路徑。短短四年時間,抖音電商的銷售規模從5000億元飛升至2.6萬億元,這一增速甚至超過了拼多多。
然而,隨著電商生態的高度內卷和消費環境的持續變化,抖音電商的增速開始放緩。經歷了一段黃金發展期后,這個曾經的超級新生物種也不可避免地遭遇了增長瓶頸。
頭部主播的密集爭議無疑加劇了抖音電商的困境。短短一個月內,瘋狂小楊哥、東北雨姐、董宇輝等頭部主播相繼陷入輿論風波。其中,“東北雨姐”因售賣涉嫌虛假宣傳的紅薯粉條而遭到曝光和處罰,其社交賬號已停止更新,抖音商品櫥窗也已清零。
與此同時,抖音電商的GMV增速下滑之快也超過了預期。今年一季度,抖音電商GMV超過7000億元,同比增長超50%,但二季度增速明顯放緩。抖音電商總裁魏雯雯在“抖音電商作者盛典”上表示,過去一年抖音電商的GMV同比增長46%,而2022年和2023年的增速分別是320%和80%。面對4萬億元的年度GMV目標,抖音電商面臨巨大挑戰。
低價策略或許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抖音電商的增長,但也帶來了反噬。為豐富站內低價商品供給,抖音電商引進了大量低價爆款商品,并對商品進行打標和改價建議。然而,這一策略并未能在618期間帶來預期的效果,反而導致了成交額的嚴重下滑和高退貨率。
低價策略的反噬不僅傷害了商家,也影響了抖音電商的整體生態。高昂的流量費用和不斷加劇的低價、低質、高退貨率等問題正在蠶食商家的利潤空間,導致“劣幣驅逐良幣”的現象。
抖音電商需要意識到,低價只是過程目標,電商始終要回歸零售的本質和消費的本質。追求產品、價格和服務的統一才是長期穩定的增長之道。唯低價論和唯流量論或許能帶來一時的輝煌,但無法成為永恒的旋律。抖音電商需要停下來思考未來的電商戰場該往哪走,以及如何破局才能打贏直播電商的下半場。
面對未來的挑戰,抖音電商或許需要重新審視其戰略定位,尋找新的增長路徑。唯有價值論才能實現可持續的發展,而這也是抖音電商在未來的電商戰場中需要堅守的核心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