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在A股市場波動之際,安井食品的兩位高管選擇在股價低位大幅減持,這一舉動引發了投資者的廣泛關注。據悉,截至2024年9月26日收盤,公司副總黃建聯與黃清松分別減持了54萬股和57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0.1842%和0.1944%。此番減持正值安井食品股價自9月以來的一次顯著上漲之后。
作為國內速凍食品的領軍企業,安井食品自2001年成立以來,憑借多樣化的產品線在市場上占據了一席之地。從最初的凍肉丸子到如今的火山石烤腸、蝦滑等一系列明星產品,安井食品深受消費者喜愛。然而,近年來,隨著公司股價的起伏,高管們的減持行為也屢見不鮮。
自2017年在上交所上市以來,安井食品積極拓展線上渠道,利用新媒體平臺進行產品推廣,并站上了預制菜的風口,股價一度飆升。然而,與此同時,高管們的減持行為卻持續不斷。黃建聯與黃清松兩人在公司12個月鎖定期滿后,連續多年減持,累計套現分別約4億元和4.3億元,而他們當初的入股成本僅為750.75萬元。
值得注意的是,盡管安井食品一直在進行股權回購,但這些回購多用于股權激勵員工,而非直接注銷。這使得市場上有觀點認為,公司的回購行為可能是在掩護大股東撤退。安井食品上市以來的融資額高達76億元,但分紅僅為21.72億元,融資大于分紅的情況也讓部分投資者感到失望。
從安井食品最新發布的2024年半年報來看,盡管公司營收仍有所增長,但第二季度歸母凈利潤卻同比減少了2.51%,面臨著“增收不增利”的困境。同時,公司應收賬款凈額的增加也隱藏著壞賬的風險。而合同負債的大幅下降則進一步表明公司營業收入預期不足。
在市場競爭激烈的速凍食品行業,口碑的積累對于企業的長期發展至關重要。然而,近年來安井食品面臨的食品投訴案例卻有所上升,這無疑對公司的品牌形象構成了挑戰。
盡管A股市場正處于上升調整期,但安井食品并未能給投資者帶來足夠的信心。相反,公司還在年初公告稱將增強境外融資能力,并啟動香港上市的相關籌備工作。這一舉動引發了市場的進一步質疑:在賬戶上常年躺著60多億融資額的情況下,安井食品為何還要尋求在香港上市?這是否又將引發新一輪的股東突擊入股和上市后不斷減持的行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