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近期,一份題為《2024上半年中國農產品電商發展報告》的重要文件在“2024上半年中國農產品電商高層研討會”上揭曉。報告顯示,我國農產品網絡零售額在2023年達到了5870.3億元,相較于2014年增長了近五倍。2024年上半年,該數據更是實現了21.7%的同比增長。
農產品物流費率的持續下降成為一大亮點,從2012年的18%降至去年的14.4%,今年上半年進一步降至14.2%。這一成就得益于電商平臺對優質農產品向西滲透的物流補貼,以及多年來對生鮮冷鏈物流基礎設施的持續投入。
以往,東南部因經濟條件優越、物流網點密集而能提供“包郵”服務,而西北部則因條件限制“不包郵”。這一“物流”模式曾阻礙了生鮮農產品向西流動。然而,自2022年起,全國最大農產品上行平臺拼多多創新性地推出了偏遠地區中轉集運模式,并逐步實現西部地區免費包郵進村服務。今年9月,該平臺更是宣布兜底偏遠地區快遞的二段轉運費用,這一系列舉措迅速吸引了其他平臺的跟進,有效降低了農產品西行的整體路費。
北京工商大學商業經濟研究所所長洪濤指出,拼多多等互聯網平臺對西部電商生態的扶持,對于促進中國電子商務的東中西部協調發展、加速現代農產品流通以及推動農產品電商的高質量發展具有深遠的戰略意義。平臺通過免除農貨商家的物流中轉費,不僅降低了農產品下鄉進村的物流成本,推動了更多優質好物直連偏遠地區,還激發了市場活力,助力消費潛能的釋放。
洪濤還表示,拼多多在商業模式上的創新正引領著中國農產品電商的現代化進程。通過減免中轉費、推廣包郵進村以及對西行商家加大補貼等措施,西部電商生態得到了重塑和優化。這有望使得西北經濟與東南部一樣實現快速流動,兩地的“經濟鴻溝”也將逐漸縮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