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有恒產者,始有恒心。”這一觀念深入人心,但何為真正的恒產?顯然,它并非指全民所有制下的模糊產權,而是指個人能夠明確擁有并受到法律保護的私有產權。
以華為為例,其起家時實行的全員持股制度,使員工擁有了股份,也即擁有了法定的分配權,這使得分配過程不再是人為操控,而是遵循法治經濟的原則。
市場經濟的核心在于法制,而其他經濟體則往往依賴于人治。就市場而言,唯有私人產權方能被視為恒產,其余皆非。
房產常被視為半個恒產,因其土地屬于全民所有制。購房者雖支付了七十年的地租,但土地權仍歸全民所有。一旦城市改造需要拆遷,房主無法做出終極抵抗,因此房產只能算是半個恒產。
某些網紅教授因以愛國名義發表言論而受到社會歡迎,無論其觀點是否正確或真實。這種現象反映了中國文化的某種底色,但產權的歸屬問題才是衡量是否真正擁有的關鍵。
恒產必然是私人產權,否則對私人而言毫無意義。公有財產并不屬于個人,個人也無法擁有分配權。民營企業在經濟中占據重要地位,無論是私人獨資還是多方混合的企業,股權都是其恒產。
然而,盡管民營企業擁有恒產,為何卻缺乏恒心?這或許與某些理論對私有制的終極審判有關,認為最終應消滅私有制。沒有了私有制,也就沒有了產權意義上的恒產,恒心自然無法存在。
民營企業的離場論并不符合政策期待,因為民營并未完成其“補位”。若民營真的離場,中國經濟將失去四億工作崗位,中等收入群體可能返貧,經濟總量也將大幅縮水。因此,既要民營離場又要保持其社會貢獻率和就業崗位的矛盾顯得尤為突出。
中國式的“三要”難題亟待解決:既要民營離場,又不能失去其社會貢獻率,還要保住四億打工者的就業。這無疑是一個巨大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