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曾經在中國零售業輝煌一時的步步高,如今卻面臨破產的邊緣。這一消息震驚了整個商界,昔日的民企500強,如今卻披上了“破產案件”、“被執行人”等多個標簽。
步步高,這個承載了“打造中國零售巨無霸”夢想的企業,由創始人王填于1995年在湖南湘潭創立。在當時外資主導的中國零售格局下,王填堅持自力更生,通過員工股份分享制改革,使員工成為公司的利益共同體,這一模式在當時的中國商業界堪稱創新。
步步高迅速崛起,不僅在湖南、江西等地設立了眾多控股子公司和門店,還在2008年成功登陸A股,成為中國民營超市第一股,一時風光無限。
然而,隨著新零售的興起和外資零售巨頭的不斷涌入,步步高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盡管王填試圖通過“大西南戰略”和全球采購中心的建設來擴大業務,但這些舉措也增加了公司的資金壓力。
更致命的是,步步高在房地產領域的冒進。在房企紛紛轉型的大背景下,步步高卻選擇反向殺入房地產,這一戰略性賭博最終導致了公司的資產負債結構嚴重不合理,流動資金匱乏。
近年來,步步高持續虧損,2022年更是虧損了25.44億元,虧幅驚人。盡管公司嘗試了各種自救措施,包括引入胖東來管理團隊等,但都已無濟于事。
如今,步步高已無法清償到期債務,明顯缺乏清償能力。申請人東興建設已向湘潭中院申請對步步高進行破產審查。這個曾經擁有7萬名員工、市值高達數百億元的零售巨頭,如今卻負債累累,面臨著退出中國商界歷史舞臺的命運。
步步高的失敗,是多重因素交織的結果。長期經營重資產、冒進房地產、戰略性失誤、未能抓好新零售等,都是導致步步高走向失敗的重要原因。
這個曾經夢想打造中國零售巨無霸的企業,如今卻負債累累,面臨著破產的命運。這不僅是對步步高自身的警示,也是對整個零售行業的深刻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