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近年來,一批曾在大廠工作的年輕人開始涉足小本創業。他們中不少人來自教育、房地產和電商行業,選擇投身創業大潮,探索新的生計。
這些曾經的“大廠青年”中,有人在義烏做起中間人,對接前同事和創業新手;有人在小紅書上教穿搭化妝,挖掘大牌平替產品;還有人利用抖音快手平臺直播帶貨。他們熟悉數字化工具,了解年輕人消費心理,但在選品和供應鏈上仍面臨挑戰。
例如,一位名叫“奇妙”的博主,因輕信小紅書上的“水晶創業”分享,最終因貨源和獲客問題失敗。相比之下,王博憑借職業經驗,通過深入市場調研和供應鏈探索,成功開展了珍珠飾品副業。
王博的經歷展示了創業選品的重要性。她通過小紅書調研,找到高性價比的進貨渠道,并與朋友一同前往諸暨探廠,學習選品門道。她的產品因獨特設計和親民價格,受到市場歡迎。
在義烏,小洋發現了另一個商機:為創業者提供“游學”服務,幫助他們找到優質供應鏈。他帶領創業者探訪工廠,分享如何在1688上找到并下單代發銷售。
盧女士則利用自己在電商公司的經驗,重新開設網店,專注于日百和家具收納。她發現新一代年輕人對收納的需求變化,并據此進行選品,尋找源頭工廠以確保利潤。
隨著這些創業者的增多,一些互聯網平臺也開始布局產業帶,幫助他們找到合適的工廠。1688等平臺在多地設立“選品中心”,為小店店主和主播達人提供源頭廠貨直銷服務。
然而,搭建最短供應鏈面臨巨大挑戰,需要平臺的大力投入和持續支持。這一波年輕人下崗再創業的浪潮能否持續,也將決定這條供應鏈的前景。
總的來說,這批大廠青年的創業之路充滿了機遇與挑戰。他們利用數字化工具和消費者洞察,開辟了新的創業路徑。然而,選品和供應鏈仍是他們需要跨越的重要關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