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9月14日消息,國家醫保局副局長李滔近日在國新辦發布會上透露,國家醫保局正致力于完善藥品目錄調整機制,并研究構建具有中國特色的多層次醫療保障制度。此舉旨在拓寬創新藥支付渠道,加速創新藥品納入醫保藥品目錄的進程。據悉,這已是國家醫保局連續六年對醫保藥品目錄進行動態調整,形成了“每年一調”的常態化機制。
據ITBEAR了解,隨著國家對創新藥物和醫療器械審批的不斷加速,國內生物醫藥企業在抗癌藥物、疫苗研發等關鍵領域取得了顯著進展。這一趨勢為生物醫藥企業提供了更廣闊的發展空間,并推動了相關行業的快速發展。企查查最新數據顯示,盡管2021年我國生物醫藥行業進入調整期,但2023年相關企業注冊量已呈現回升態勢,同比增加2.5%至3131家。
從區域分布來看,廣東以1.7萬家的存量高居榜首,占全國總存量的37.8%,顯示出該省在生物醫藥領域的強勁實力。江蘇和上海分別以4161家和3008家的存量緊隨其后。此外,四川、山東、浙江等地的生物醫藥相關企業存量也呈現出穩定增長的趨勢。
在城市層面,廣州以1.2萬家的生物醫藥相關企業存量遙遙領先,是排名第二的深圳的3.3倍。上海、北京、蘇州、杭州等城市也在生物醫藥領域表現出強勁的發展勢頭,相關企業存量均保持在一定規模。
綜上所述,隨著國家醫療保障制度的不斷完善和創新藥物審批的加速推進,我國生物醫藥行業正迎來新的發展機遇。廣東、江蘇、上海等地區的生物醫藥產業已形成集聚效應,未來有望在全國乃至全球范圍內發揮更大的影響力。#生物醫藥# #醫保制度# #創新藥物# #企業注冊量回升# #廣東領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