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9月10日消息,央視近期披露了輕醫美行業的諸多亂象,強調該領域同樣需嚴格遵守醫療規定。進行輕醫美項目必須在持有衛生行政部門頒發的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的機構內進行,同時醫師除具備執業醫師資格外,還需擁有美容主診醫師資質。然而,在醫美項目高利潤的誘惑下,市場上頻頻出現無資質供貨商和真假難辨的藥品,顯示出加強醫美行業監管的緊迫性。
據企查查數據揭示,國內目前醫美相關企業數量已達到14.8萬家。過去十年間,這些企業的注冊量持續增長,2021年的注冊量同比激增193.15%,達到2.92萬家,成為近十年來的增速高峰。到了2023年,全年新注冊的醫美相關企業為4.69萬家,同比增長38.49%。今年前8個月,已有2.95萬家新企業注冊,與去年同期相比基本持平,預計全年注冊量有望突破5萬家大關。
從地域分布來看,廣東、山東兩省在醫美企業數量上穩居前列。廣東現存1.65萬家相關企業,位居全國第一,而山東則以1.5萬家的數量緊隨其后。北京作為首都,也聚集了大量醫美企業,以0.99萬家的存量位列全國第三。此外,江蘇、海南、安徽等地也是醫美企業的重要聚集地。
進一步聚焦到城市層面,北京以9924家醫美相關企業的存量高居榜首。深圳和海口分別以5899家和4826家的數量位列第二和第三。廣州、成都、合肥等城市也在醫美企業數量上表現出強勁的增長勢頭。
據ITBEAR了解,隨著醫美行業的迅猛發展,監管措施的加強和市場規范的建立顯得尤為重要。行業內部人士呼吁,應加大對無資質供貨商和假冒偽劣藥品的打擊力度,保障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和人身安全。
面對醫美行業的蓬勃發展和隨之而來的挑戰,相關部門正積極采取措施,加強行業監管,推動醫美行業健康有序發展。未來,醫美行業有望在更加規范的市場環境中迎來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
#醫美行業# #監管加強# #企業注冊量增長# #地域分布# #市場規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