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華為副董事長徐直軍于2011年的一篇講話,近日再次引發關注。這篇名為《“談管理者的惰怠行為”》的文章,被華為創始人任正非轉發,并在公司內部廣泛傳播。文章直指企業管理中存在的種種惰怠現象,言辭犀利,直指要害。
徐直軍作為華為的高層管理者,歷經多個關鍵崗位,他的觀察與反思無疑具有深刻的現實意義。文章列舉了18種管理者常見的惰怠行為,每一種都配以生動的案例和剖析,使人難以回避問題的實質。
其中,“安于現狀,不思進取”和“明哲保身,怕得罪人”被視作最為普遍的問題。任正非也曾多次批評過這種傾向,指出一些干部沉迷于享樂,失去了奮斗的意愿和動力,對企業的發展構成了潛在威脅。
文章還談到了“唯上,以領導為核心,不以客戶為中心”的現象,指出一些員工忙于向上級匯報,而忽視了真正的客戶需求,這與華為“以客戶為中心”的核心價值觀背道而馳。
“推卸責任,遇到問題不找自己的原因,只找周邊的原因”和“發現問題不找根因,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等行為,也被徐直軍嚴厲批評。他認為,這些行為不僅無助于問題的解決,反而會導致問題的積累和惡化。
文章還提到了“不敢淘汰惰怠員工,不敢拉開差距,搞‘平均主義’”的問題。徐直軍認為,這種做法實際上是一種不公平,會嚴重挫傷優秀員工的積極性。
值得注意的是,徐直軍不僅列舉了問題,還提供了改進的建議。他呼吁管理者要敢于面對問題,敢于承擔責任,敢于推動變革。只有這樣,企業才能不斷克服熵增,保持持續的發展動力。
這篇講話之所以被公認為“不過時”,是因為它所談到的問題一直存在,且與企業的發展階段無關。無論是初創企業還是成熟企業,都可能面臨這些管理上的挑戰。
徐直軍的這篇文章無疑為所有企業管理者提供了一個自我反省的鏡鑒。直面問題,勇于改進,才是企業持續發展的關鍵。
總的來說,徐直軍的這篇文章不僅是對華為管理者的警醒,也是對所有企業管理者的警醒。只有不斷克服惰怠,企業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