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家庭維修市場,這一規模龐大的領域,近年來吸引了眾多企業的目光。其中,“啄木鳥”(啄木鳥維修國際有限公司)作為行業內的佼佼者,再度向港交所遞交上市招股書,更新了其近半年的經營數據,展現了其在家庭維修市場的深耕細作。
作為線上家庭維修服務平臺,“啄木鳥”通過線上攬收需求,線下分配維修師傅履約,并從中抽取傭金。其業務已覆蓋全國300多個重點城市,成為家庭維修界類似于美團、滴滴的存在,是O2O模式在家庭維修市場的一個縮影。
盡管家庭維修市場供給零散,需求頻次低,服務單價高,難以被高效整合,但“啄木鳥”仍在此市場中占據了一席之地。按灼識咨詢的數據,以交易額計算,“啄木鳥”是家庭維修線上市場的第一名,份額占比為2.4%,高于第2—5名的總和。
然而,家庭維修市場的挑戰同樣不容忽視。以“啄木鳥”為例,盡管在2024年上半年完成了約656.8萬個訂單,交易總額約為15.67億元,但凈利潤僅為3888萬元,每單利潤不到6元。這凸顯了市場大但集中度低、單價高但凈利潤低的現狀。
為了維持市場份額,“啄木鳥”不得不依賴高額的營銷投入。2024年上半年,其營銷費用高達2.99億元,營銷費用率接近50%,與許多化妝品公司相當。這種高營銷投入帶來了用戶增長,但也使得企業的凈利潤率保持在較低水平。
“啄木鳥”還通過向維修師傅收取質保金來維持健康的現金流。截至2023年年底,企業向維修師傅收取的質保金達到1.14億元。這一質保金主要用于對用戶進行主動賠付,但實際賠付比例始終不到收取的1%。
盡管“啄木鳥”在業務上做出了多種嘗試,包括向維修師傅出售工具和零件,以及借助股東背景嘗試家電、家居銷售,但這些業務至今未能帶來顯著的收入增長。
面對家庭維修市場的挑戰,“啄木鳥”需要找到更穩定的盈利模式。依賴高額營銷投入和質保金收入并非長久之計。企業需要探索新的盈利點,以確保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穩定發展。
總的來說,“啄木鳥”在家庭維修市場的地位不容忽視,但其面臨的挑戰也同樣顯著。如何在保持市場份額的同時實現盈利增長,將是企業未來發展的重要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