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在當今的網絡時代,鍵盤俠們的言論似乎越來越“高深莫測”,即便是科技領域的話題,他們也能煞有介事地發表一番見解。打開新聞的評論區,你或許會驚訝:怎么到處都是“懂爺”?難道科學家們天天閑著沒事,都在忙著刷短視頻嗎?
特別是當一些新的“流行話術”出現時,比如華為推出了“三折疊”手機后,“不如三折疊”便成了新的梗。每當國外某家科技巨頭成為新聞焦點,就會有大批人出言諷刺國產科技,這種脫離了實際的談論顯得尤為滑稽。
隨著特斯拉的“We,Robot”發布會落幕,以及SpaceX成功完成“筷子夾火箭”式的星艦回收任務,鍵盤俠們又活躍起來,國產科技再次成為他們“反思”的對象。
馬斯克再次被推上了“神壇”。他在特斯拉的發布會上展示了人工智能和機器人領域的最新成果,還推出了全新的無人駕駛出租車和貨運車。其中,人形機器人Optimus因其科幻感十足的外觀吸引了眾多目光。
與此同時,SpaceX的星艦回收任務也取得了成功,整個過程行云流水,令人震撼。馬斯克的“腦機接口”技術也越來越近商用,已經有兩位參與者接受了植入手術,其中一位癱瘓了8年的患者現在可以通過意念控制光標。
然而,在看到這些新聞后,國內網友的反應卻是一片吵嚷。一些人借此機會瘋狂嘲諷國產科技,甚至將國家航天局也納入嘲諷之列。這種無端的攻擊和詆毀實在令人難以接受。
我們一直倡導自我批判,但這并不意味著要全面詆毀和否定。國產科技確實存在問題,但我們也在不斷努力和改進。想想十幾年前,“山寨”還是我們的標簽,但現在我們已經有了很多尖端科技。
真正的聰明人應該承認別人的優秀,認識到差距,然后努力學習、提升自己。而不是像一些鍵盤俠那樣,只會根據互聯網上碎片式的信息進行比較,然后得出不切實際的論斷。
以大疆為例,這家企業手握5000多項獨家發明專利,從研發設計到生產銷售實現了全鏈路的自主化。他們長期占據著全球80%以上的市場份額,外媒評價其“先進得不像中國企業”。然而,至今仍有很多人認為大疆的成功只是“技術撿漏”。
這些鍵盤俠們為何要妄自菲薄到這般程度?他們不可能親身為科技做出多少實際的貢獻,也不可能理性地看待國產科技的發展。更可惡的是,很多人一直在不知疲倦地“帶節奏”,而點開他們的主頁你會發現,這些博主根本不是專業人士。
這背后的原因或許與“自厭”心理有關。這種心理會使人閉目塞聽,進而喪失客觀的認知和判斷。更離譜的是,很多人會把這種無根無據的發言當作“批判”,甚至把自己看作是少數的清醒者。
事實上,最該反思的正是他們自己。與其在網絡上肆意嘲諷和攻擊,不如靜下心來學習和了解國產科技的進步和發展。只有這樣,我們才能以更加理性和客觀的態度看待問題,為國產科技的進步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