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復旦微電(688385.SH),作為國內領先的超大規模集成電路設計、開發、測試及系統解決方案提供商,自2000年8月在港交所上市以來,于2021年8月成功登陸上交所科創板,實現了A+H股的雙重上市地位。據上交所公告,復旦微電近期有一項公開發行可轉債事項已于7月10日獲得注冊生效,計劃募集資金高達20億元。
然而,盡管復旦微電在資本市場動作頻頻,其2023年的業績表現卻出現了下滑。根據復旦微電發布的募集說明書及2023年年報,該公司去年實現營業收入約35.36億元,較上一年度微降0.07%;而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更是大幅減少33.18%,降至7.19億元。尤為值得注意的是,復旦微電在2023年還遭遇了現金流的顯著減少,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由正轉負,達到-7.08億元。
盡管如此,復旦微電的資產總額在過去幾年中卻持續攀升,從2020年的26.79億元增長至2023年的84.11億元。同時,該公司的資產負債率也保持在較低水平,2023年為29.12%。在毛利率方面,復旦微電的表現尤為突出,其綜合毛利率不僅遠高于同行業可比公司均值,且在報告期內持續上升,2023年達到66.77%。
復旦微電的股權結構較為分散,不存在控股股東及實際控制人。自科創板上市以來,其股權結構及控制結構也未發生重大變化。該公司采用Fabless經營模式,專注于集成電路設計業務,而將晶圓制造、封裝和測試環節委托給其他企業代工完成。
復旦微電的控股子公司共計7家,其中直接控股的子公司5家,間接控股的子公司2家;直接參股公司6家。然而,據2023年年報顯示,這6家控股/參股公司中有3家處于虧損狀態,其中主營業務為技術服務及開發的上海復微迅捷數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凈虧損達到1341.30萬元。
此次公開發行可轉債,復旦微電計劃將募集資金投入到多個項目中,包括新一代FPGA平臺開發及產業化項目、智能化可重構SoC平臺開發及產業化項目等。然而,在對比復旦微電在港交所披露的年報時,發現募集說明書中的部分銷售數據存在疑點。例如,關于向前五名大客戶的銷售金額及占比,以及在中國大陸的主營業務收入金額,均存在不一致的情況。
具體來說,據募集說明書,2020年至2022年,復旦微電向前五名大客戶的銷售金額逐年提升,至2023年3月已達39.88%。然而,據復旦微電港交所2020年年報,該年度向前五名客戶的銷售金額占比僅為18%。關于2020年在中國大陸的主營業務收入金額,募集說明書與港交所年報之間也存在差異。
盡管存在這些財務數據的不一致之處,但復旦微電在港交所披露的2023年年報中的營業收入數據與此次募集說明書中的數據是一致的。然而,對于這些財務數據差異的原因,復旦微電并未給出明確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