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近期,新興市場股票基金凈流入資金規模引人注目。據統計,截至10月9日的一周內,EPFR追蹤的所有新興市場股票基金凈流入額高達409億美元,連續兩周創下歷史紀錄。
自9月下旬起,A股市場的成交額顯著攀升,從原本的5000多億元迅速增長至節前的2.6萬億元,節后首個交易日更是激增至3.45萬億元,創下單周成交額10萬億的歷史新高。
一大猜想是銀行存款的“大搬家”。在存款利率持續下滑的背景下,越來越多的銀行存款開始尋找更具保值增值潛力的投資渠道,如儲蓄國債、超長期特別國債、黃金市場、基金和股票等。隨著股市盈利效應的提升,銀行存款向股市的轉移速度加快,為中國市場帶來了可觀的增量資金。
另一猜想是購房資金的流向轉變。房地產市場的不景氣導致投資購房需求降溫,大量資金從房地產市場轉向股票市場,為股市帶來了一定規模的增量資金。
外資資金的流入也是不可忽視的因素。在美聯儲步入降息周期的背景下,人民幣匯率企穩,以人民幣計價的中國核心資產大幅上漲,吸引外資呈現凈流入態勢,成為近期A股市場資金面顯著改善的原因之一。
兩融規模的上升也促進了股市資金面的大幅改善。數據顯示,滬深北的兩融余額持續回升,創下了近7個月以來的最長連升紀錄,反映出市場資金面開始改善,投資者加杠桿的意愿提升。
同時,產業資本的增持意愿明顯增強,成為市場的新增力量。產業資本的增減持動作被視為市場行情的重要風向標,其持續增持和上市公司回購意愿的升溫,進一步推動了市場的資金面改善。
中國股票基金單周流入資金近400億美元,顯示出市場資金流入A股的強烈意愿。然而,日均1.5萬億元以上的成交額能否持續,仍存在不確定性。
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的協同發力為A股市場行情提供了有力支撐。盡管一攬子財政增量政策的發布只是開始,但其釋放空間依然巨大。只要貨幣財政環境保持寬松,將繼續支持A股市場的行情走勢。
當前,A股市場正處于3200點至3700點的密集籌碼峰區,特別是3400點至3700點區間,市場要想有效沖破這一區域的難度較大。盡管節后市場一度嘗試沖擊這一區域,但天量釋放后,向上突破未果。如今,市場再次嘗試向上突破,在貨幣財政環境寬松的背景下,仍需要更多增量資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