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近期,東京證券交易所上市的中國股票交易所交易基金(ETF)經歷了一場前所未有的暴漲風波,部分ETF的市場價格在短短兩周內竟飆升至約60倍,這一幕令人回想起17世紀荷蘭的“郁金香泡沫”。
“從未見過如此幅度的漲幅”,日生基礎研究所首席股票策略師井出真吾如此感嘆,他回顧了9月下旬至10月上旬中國股票ETF的劇烈波動。
中國股票ETF利用的是“中日ETF互通”框架,允許日本投資者間接投資在中國上市的ETF。目前,有6只此類ETF(除杠桿型)在東京證券交易所上市。
例如,Asset Management One的“One ETF 南方 中國A股 CSI500”在10月8日漲至7.04萬日元,相較于9月20日創下的年初以來最低點(1219.50日元),漲幅高達58倍。
東京證券交易所負責人表示,如此短時間內的大幅暴漲在日本國內上市商品中極為罕見。同時,香港證券交易所的中國股票ETF,如美國貝萊德(BlackRock)的“iShares Core CSI300 ETF”等也出現了急劇上漲。
這一系列價格波動不禁讓人聯想到1636~1637年荷蘭的郁金香泡沫,當時連最普通品種的郁金香球根價格也迅速上漲,最終在人們的狂熱推動下,價格飆升約20倍后暴跌,成為歷史上第一次著名的泡沫事件。
在現代信息化和市場環境完善的背景下,為何會出現中國股票ETF的“瘋狂行情”?股市對中國當局9月24日發表的新一輪刺激計劃的看好只是一個小契機。
最大的原因是10月1日至7日中國國慶節期間市場的休市。在此期間,理應成為中國股票ETF價格基礎的當地ETF價格不會發生變化,這成為了“價格迷宮”的入口。
首先受到影響的是供求方面。休市期間,中國市場不能進行當地ETF交易,因此日本方面的運營公司停止了新增份額的設定和解約業務。中國股票ETF本就屬于“禁止賣出”的暫停轉融券業務申請對象,導致東京證券交易所出現賣出極少的狀況。再加上暴漲前總市值最多只有數十億日元的小規模和低流動性,供需極度緊張。
其次是長期休市導致的套利功能喪失。休市期間,反映當地ETF價格和匯率影響的“基準價格”幾乎沒有變動,與持續上漲的市場價格的差距越來越大。通常,證券市場會通過套利交易使基準價格和市場價格收斂到相同水平,但這一次由于新增份額的停止和信用交易的“禁止賣出”,機構投資者們的套利交易賣出變得困難,套利交易失去功能,導致了市場價格的失控。
東京證券交易所的漲跌限制制度設計似乎也是原因之一。ETF的規則是只要在1個工作日內以漲停板收盤,從第2個交易日開始就擴大到原來的4倍,這加速了暴漲。
這些因素相互疊加,使得市場價格像失控火車頭一樣。事實上,市場成為了只有“買入”的博弈。
自10月8日中國股市恢復交易以來,日本市場的中國股票ETF的市場價格大幅下跌,向刷新后的基準價格靠攏。市場雖逐漸恢復平穩,但市場相關人士對此類情況再次發生的擔憂并未消除。
井出真吾認為:“在市場國際化不斷加劇的情況下,未來類似情況可能會再次發生。雖然沒有簡單的解決辦法,但需要證券交易所和資產管理公司等聯起手來,共同改進相關機制和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