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在中國人民銀行(央行)近期推出的新貨幣政策工具背景下,資本市場迎來了一項重大創新。10月10日,央行宣布創設“證券、基金、保險公司互換便利(SFISF)”,旨在支持符合條件的證券、基金、保險公司以債券、股票ETF等資產為抵押,換取國債、央行票據等高等級流動性資產。首期操作規模設定為5000億元,并視情況可進一步擴大。
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溫彬指出,這是中國首個專為資本市場設計的貨幣政策工具,其推出涉及多個基礎設施,對政策協同性和工作效率提出了高要求。
盡管具體操作細則尚未公開,但該工具的基本框架已明確:通過抵押資產換取高質量流動性資產,增強相關機構的資金獲取和股票增持能力。央行強調,通過SFISF獲得的資金必須用于投資股票市場。
民生證券研究院首席經濟學家陶川分析認為,SFISF應在市場流動性偏緊時使用,而非作為“加杠桿”工具。他指出,能使用該工具的機構范圍可能有限,主要集中于頭部非銀機構,且股票等資產的質押率可能偏低,以防范市場波動風險。
對于SFISF的政策定位,陶川認為需結合其推出背景分析。他指出,該工具在匯金公司大量增持ETF的背景下成立,旨在替代匯金向股票市場提供流動性,并起到穩定指數、平抑市場波動的作用。
中國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副會長徐忠強調,SFISF在實施過程中不涉及基礎貨幣投放,而是通過“以券換券”的形式增強機構融資和投資能力。這一操作原理與美聯儲的定期證券借貸便利(TSLF)類似。
華泰證券固收首席分析師張繼強對比了中美兩國的流動性支持工具,指出SFISF與TSLF的異同。他認為,SFISF的資金使用限制在股市,而TSLF則不限制資金用途。SFISF的抵押品預計主要是股票類資產,而TSLF的抵押品范圍更廣。
中金公司則對比了央行票據互換工具(CBS)與SFISF,指出兩者都是通過以券換券的方式提高資產流動性,但CBS旨在提高銀行永續債的流動性,而SFISF則專注于幫助非銀機構增持股票。
總體而言,SFISF作為一項創新的貨幣政策工具,旨在通過增強非銀機構的融資和投資能力,穩定股市情緒,促進資本市場的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