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億緯鋰能近日再次發布募資公告,計劃募集50億元用于擴產,主要投資于23GWh圓柱磷酸鐵鋰儲能動力電池項目和21GWh大圓柱乘用車動力電池項目。這一消息引發了投資者的廣泛關注和爭議。
近年來,鋰電池行業面臨著產能過剩和產品價格持續下滑的困境。據統計,2023年全國鋰電池總產量突破940GWh,但同期裝機量僅為435GWh,產能利用率下降至46%。在此背景下,億緯鋰能選擇逆勢擴產,顯得尤為引人注目。
億緯鋰能的募資計劃并非首次,過去三年間,公司已多次向市場募資,累計金額達到140億元。然而,公司的產能利用率卻在逐年下滑,從2021年的96.14%降至2023年的72.92%。
對于此次募資,億緯鋰能解釋稱,旨在把握汽車全面電動化的歷史機遇,滿足下游客戶快速增長的產品需求。然而,投資者對此表示質疑,認為公司在行業產能過剩、產品價格下跌的背景下,繼續擴產可能面臨更大的市場風險。
從財務數據來看,億緯鋰能上半年業績表現亦不盡如人意。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16.59億元,同比下降5.73%;歸母凈利潤21.37億元,微降0.64%。同時,公司的經營活動現金凈流入大幅下降,從去年同期的33億元降至3.12億元。
在資金層面,億緯鋰能也面臨一定的壓力。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貨幣資金余額為87.01億元,交易性金融資產為62.89億元,但扣除用途受限的資金、已有固定用途的前次募集資金、償還1年內到期的銀行借款、未來1年補充營運資金需求后,公司的剩余可自由支配資金并不足以支撐項目建設資金需求。
據億緯鋰能此前發布的募集說明書顯示,公司目前尚有92.63億元的資金缺口。在此背景下,公司選擇繼續募資擴產,無疑加劇了投資者的擔憂。
工信部近期也公開征求對鋰電池行業規范條件及公告管理辦法的意見,引導企業減少單純擴大產能的制造項目,加強技術創新、提高產品質量、降低生產成本。這一政策導向與億緯鋰能的擴產計劃形成了一定的反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