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近期,港股市場經歷了一波引人注目的上漲行情,特別是在九月中旬至十月初這段時間內,恒生指數顯著攀升,期間累計漲幅超過34%。然而,隨后的三個交易日內,市場出現回調,累計下跌8%。
此番港股的強勢表現,主要歸因于美聯儲的降息決策,這一政策為港股市場帶來了流動性利好。同時,港股上市公司中報的強勁表現也為市場上漲提供了有力支撐。
自2020年以來,港股市場經歷了長時間的下跌,恒生指數連續四年收陰。在行情啟動前,恒生指數從高點累計下跌了41.3%。然而,經過深度調整后,港股的估值性價比逐漸顯現,無論是與歷史水平相比,還是與其他國際市場相比,港股的估值都處于較低水平。
9月上旬,美聯儲降息的預期進一步增強了港股市場的流動性。隨著降息預期的落地,海外主要發達經濟體也進入了降息周期,資金有望重新回流新興市場。考慮到港股市場的國際化程度高,海外投資者交易額占比高達40%,因此港股對外圍流動性變化更為敏感,本輪上漲中表現領先于A股。
除了流動性環境的改善,港股上市公司相對更優的業績也是支撐市場上漲的重要因素。根據已披露的中報數據,上半年港股企業的凈利潤增速延續回升趨勢,而A股企業的利潤增速則有所下降。這一強勁的業績表現為港股的上漲奠定了堅實基礎。
對于節后市場的回調,中信建投指出,這是市場自我調節的結果,外資在假期期間的積極買入后可能進行了一定的獲利了結操作。市場對于新聞發布會可能存在一定的預期,但最終結果未完全達到市場預期,導致投資者對政策的確定性產生擔憂,影響了市場情緒。
盡管市場經歷了短暫的回調,但先前討論的積極因素仍繼續對港股市場產生影響。從估值角度看,恒生指數的估值水平雖有所修復,但仍只是回到合理區間附近,見頂言之尚早。
海通證券指出,港股的估值性價比、美聯儲降息、港股強勁的中報表現以及國內宏觀政策的發力共同助力了此前的上漲行情。中信建投也認為,港股的上漲行情似乎尚未結束,未來仍有上漲空間。雖然短期內市場波動在所難免,但從長期視角看,隨著市場情緒逐漸穩定,投資者將更加專注于公司的基本面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