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近日,盡管正值國慶長假,全球投資者對中國資產的熱情卻未減。富時A50指數在短短三個交易日內累積漲幅高達18.02%,而恒生指數在休市一天后也錄得了10.20%的漲幅。然而,在這一片繁榮景象中,日本野村證券卻發出了不同的聲音。
據報道,野村證券在預測A股走勢時使用了“崩盤”一詞,引起了市場的廣泛關注。這是否是基于理性分析,還是另有圖謀?值得我們深入探討。
從公開信息來看,野村證券可能在此前的市場變動中踏空。該機構在8月27日將MSCI中國股票的評級下調,然而事實是,MSCI中國指數ETF自那時起大幅上漲。這一舉動可能反映了野村證券在交易策略上的失誤。
與此同時,股神巴菲特的最新動向也引發了市場的關注。據報道,巴菲特正考慮購買日本金融機構和航運公司的股票,這顯示了他對日本股市的濃厚興趣。然而,這與野村證券對A股的悲觀預測形成了鮮明對比。
值得注意的是,盡管有悲觀預測,但外資正在加速布局中國資產。貝萊德、摩根士丹利等知名機構都對中國股市表示樂觀,并用實際行動證明了他們的信心。摩根大通更是在近期大手筆買入港股資產。
總體來看,市場走勢并非單一機構所能左右。投資者在保持理性的同時,也應警惕惡意唱空的行為。資金流動和數據才是最真實的市場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