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上海,作為中國的經濟中心和國際大都市,近年來在國際貿易領域取得了顯著成就。根據上海海關最新公布的數據,自新中國成立75年來,上海市的進出口貨物總值已從1950年的1.19億美元飆升至2023年的5990.33億美元,這一巨大飛躍充分展現了上海在全球貿易中的強勁實力和重要地位。
上海國際航運中心的建設進程不斷加速,已從黃浦江內河逐步擴展至深海領域。如今,上海港通過江、海、陸、空、鐵等多種運輸方式,實現了與全球的緊密連接。自2009年起,上海港便穩居全球集裝箱吞吐量第一的寶座,這一成就的背后離不開航運服務領域的一系列首創性改革措施。
在國際貿易中心建設方面,上海同樣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新突破。其貿易伙伴已從改革開放初期的20多個國家擴展至當前的200多個國家和地區,彰顯出上海積極參與全球經濟合作的姿態。2023年,上海口岸的貨物貿易總額更是位居全球城市之首,進一步鞏固了其作為國際貿易樞紐的地位。
上海在高水平對外開放方面也不斷深化體制機制改革。進博會的成功舉辦充分展示了上海的開放格局,而上海自貿試驗區的制度創新成果更是豐碩,為推動國際貿易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跨境電商領域,上海空港口岸正成為新的出海通道。依托密集的國際航線優勢,上海空港口岸的跨境電商出口量持續增長。據海關統計數據顯示,今年前8個月,上海空港口岸的跨境電商出口申報量已達3.36億票,同比增長28.62%,這一數據充分說明了上海在跨境電商領域的強勁發展勢頭。
同時,“中歐班列-上海號”作為連接上海與歐亞大陸的物流通道,也實現了中歐線、中俄線、中亞線的全覆蓋。今年以來,上海海關不斷優化便利化舉措,保障“中歐班列-上海號”的高效通關。截至8月底,已監管進出境的“中歐班列-上海號”數量達到67列,裝載的進出口貨物超過7000標箱。
在船舶和汽車出口方面,上海同樣表現出強勁的競爭力。今年以來,上海口岸的船舶出口勢頭持續火熱,前8個月的出口額同比增長了104.8%。同時,新能源汽車的出口占比也在不斷提升。在外高橋港區海通碼頭,平均每天有數千輛汽車從這里出發,去往全球各地。
最后,在集成電路領域,上海作為全國最大的進出口口岸之一,同樣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上海海關通過打造全流程監管創新模式,全面覆蓋了集成電路產業的各個環節。這一舉措不僅提升了通關效率,還為集成電路企業的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