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9月29日消息,中國跨境電商進出口金額在今年上半年達到了1.22萬億元,同比增長10.5%,增速超過同期中國整體外貿4.4個百分點。這一顯著增長反映了中國企業在跨境電商領域的強勁發展勢頭。
隨著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通過跨境電商“出海”,他們正面臨新的挑戰與機遇。企業不僅將跨境電商版圖從歐美市場拓展至新興市場國家,還需更全面地了解當地的政策法規與營商環境,以確保出海成功。同時,業務合規性日益受到重視,企業對跨境電商收付款與海外市場本地化運營的支付效率與安全性要求也在提高。
Global E-Payment(GEP)跨境支付平臺總經理于滋在接受采訪時表示,這些變化給跨境支付企業帶來了新的挑戰。跨境支付平臺不僅需要熟悉海外各國的政策法規,滿足各國在跨境電商支付領域的數據隱私保護、反洗錢等監管要求,還需要通過AI等科技優化資金跨境劃轉的成本與操作,以實現降本增效。
中國企業從“產品出海”轉向“品牌出海”與“海外市場本地化運營”的過程中,跨境電商運營模式發生了顯著變化。于滋指出,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采取“集團化運營”模式,在海外建立專門運營團隊,負責市場營銷、物流、產品需求洞察、客戶經營等。這使得跨境支付的服務范疇相應擴大,不僅要解決跨境電商收付款問題,還要處理外派員工薪酬支付、差旅報銷、物流費用結算付款、海外市場廣告付款等各項支出。
跨境支付平臺需要根據出海企業在海外市場的不同業務經營模式,提供定制化解決方案,包括跨境電商收付款、企業海外本地化運營的各項支出,以及更多貨幣的兌換與跨境資金服務。在這個過程中,出海企業與跨境支付平臺都面臨更強的合規性運營要求。
于滋強調,跨境支付平臺需要在跨境電商收付款環節做好KYC審核,嚴格落實各國反洗錢評估規定,并盡可能降低欺詐風險。為此,他們借助專業機構的風控數據,結合AI技術自動及時識別異常交易,防范欺詐性交易與涉嫌洗錢的可疑交易。
除了反欺詐風控與反洗錢評估,跨境支付平臺還面臨新的挑戰:幫助出海企業做好“合規完稅”工作。全球眾多國家對企業逃稅行為零容忍,但不同國家對本國跨境電商企業的完稅要求不盡相同。因此,跨境支付企業需熟悉各國的稅收制度,確保企業符合當地監管稅法合規性。
隨著跨境電商產業持續發展,跨境支付企業紛紛采取各種舉措“搶占業務蛋糕”,導致整個跨境電商支付賽道競爭日益激烈。為了應對市場競爭壓力,于滋表示,他們正在優化服務費率構成,包括構建全球化清算網絡,降低資本跨境流動的渠道成本與操作成本,以及借助AI技術提升資金劃轉效率。
盡管市場競爭激烈,但不同中國企業在不同出海階段的不同跨境收付款訴求,給跨境支付平臺帶來了差異化競爭的空間。出海企業更看重跨境支付平臺能否提供最優匯率,以幫助企業應對匯兌風險所帶來的資金損失,從而提升跨境電商業務利潤率。
為了增強海外市場當地市場收付款與資金跨境劃轉操作效率,越來越多跨境支付平臺正致力于獲取更多國家和地區的支付業務牌照。較早布局跨境電商支付業務的機構如連連數字、空中云匯等已獲得眾多國家地區的逾60項支付牌照與相關支付資質,業務覆蓋面超過100個國家及地區,形成了較強的“市場先發優勢”。對于新興跨境支付平臺而言,如何盡快縮小“國際支付牌照覆蓋面”差距,是新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