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9月28日消息,
美國紐約曼哈頓百老匯大街
85
號,一棟褐色辦公大樓。沒有企業(yè)標識,沒有公司名字,門口墻上僅有門牌號碼。不少人身著黑色職業(yè)裝,手持黑色公文包和黑莓手機,匆匆走進大門,穿過幾乎空無一物的大廳,前往各自辦公室。與外界一些傳言相反,辦公室內沒有價值
8.7
萬美元的手工地毯或單價
5000
美元的廢紙簍。而這就是高盛集團總部所在地。
高盛主要經營四類業(yè)務:
投資銀行:向由企業(yè)、金融機構、投資基金和政府組成的多元客戶群體提供廣泛的投資銀行服務,其中包括:就合并和收購、資產出售、企業(yè)反收購活動、風險管理、重組和分拆、公開發(fā)售和私募配售的債券和股票承銷
(
包括國內交易和跨境交易
)
,以及與這些活動直接相關的衍生工具交易提供策略咨詢服務。
全球市場業(yè)務:促進客戶交易,并在固定收益、股票、貨幣和商品市場提供做市服務,主要是與企業(yè)、金融機構、投資基金及政府等機構客戶合作。向遍布全球的主要股票、期權及期貨交易所提供做市服務,并向機構客戶提供融資、證券借貸及其它機構經紀服務。
資產管理業(yè)務:通過諸如共同基金和私募基金等賬戶,向一系列機構和高凈值客戶提供資產管理服務,涵蓋幾乎所有主要資產類別。
消費者及財富管理業(yè)務:為個人提供投資和財富咨詢解決方案,包括財務規(guī)劃和咨詢、經紀交易執(zhí)行和管理資產等。
通過諸如共同基金和私募基金等賬戶,向一系列機構和高凈值客戶提供資產管理服務,涵蓋幾乎所有主要資產類別。高盛的崛起之路堪稱傳奇,有人認為它是華爾街精神的代表,國際資本市場的榜樣;有人認為它是不擇手段的陰謀集團,把持美國經濟金融大權
……
起步期(
1896-1931
):票據起家,折戟資管
1848
年,迫于歐洲的反猶太人風潮,猶太人馬庫斯·高曼
(MarcusGoldman
,
1821
–
1904)
從德國巴伐利亞來到美國新澤西州,最初只能靠拉馬車維持生計。
1869
年,高曼帶著妻子和孩子移居紐約,在距華爾街一步之遙的曼哈頓松樹街成立了馬庫斯·高曼公司。
那個時候恰逢南北戰(zhàn)爭之后,銀行信貸緊縮,很多商人都借不到錢。高曼的公司位于一棟建筑狹窄的地下室,算上他本人只有兩名員工。作為中間商,高曼每天都會把需要現(xiàn)金周轉的珠寶商、皮革商手上持有的本票用現(xiàn)金買下,再把價格提高轉賣給有需要的銀行,賺取差價。
1882
年,高曼提升女婿盛克斯為公司的合伙人。
1885
年,高曼又讓自己的兒子亨利·高曼
(HenryGoldman)
與另一位女婿
LudwigDreyfuss
成為合伙人。
19
世紀
90
年代,高曼已經成為全美最大的商業(yè)本票交易商,營業(yè)收入也由
1882
年的
5
萬美元倍增至
1890
年的
3100
萬美元。
1888
年更名為高盛(
Goldman
,
Saches&Co
.),包含高曼家族
(Goldman)
和盛克斯家族
(Sachs)
的印記。
1896
年,高盛公司如愿以償加入了紐約證券交易所。
1906
年,高盛進入
IPO
市場
(
首次公開募股
)
。
1907
年,高盛迎來此后歷史最重要的一個人——西德尼·溫伯格
(SidneyWeinberg
)。彼時的西德尼·溫伯格還只是來自貧民窟的猶太小伙,
13
歲輟學,
15
歲在輪渡站賣報,
16
歲時高盛公司給了他一份清潔工助理的工作。
19
世紀最后
20
年,美國完成了規(guī)模宏大的工業(yè)化進程,修建鐵路等重工業(yè)建設進入尾期,時值制造業(yè)起飛前夜,亨利·高曼主持高盛與雷曼兄弟合作包銷證券,利潤五五分成,完成了沃辛頓泵業(yè)公司的債券承銷、西爾斯在歐洲的股票發(fā)行等業(yè)務,成為真正意義上的投資銀行。
1917
年,亨利·高曼因為親德國的立場,反對協(xié)助盟軍作戰(zhàn)而辭職,高盛被盛克斯家族控制。
追趕期(
1932-1974
):重振投行業(yè)務,躋身頂尖行列
19
世紀中葉,美國股市的發(fā)達程度非常有限,還是以公債和公司債為主。到一戰(zhàn)后,紐約證券交易所逐漸成為了當時世界上最大、最重要的證券交易市場,美國也自此成為世界證券投資的中心。
1918
年,畢業(yè)于哈佛大學的瓦迪爾·卡欽斯
(WaddillCatchings
,
1879-1967)
加入高盛。到
1928
年,他成為擁有高盛股份最多的合伙人。卡欽斯成立了高盛交易公司,采用杠桿原理,無限放大投資和收益。高盛交易公司盛極一時,備受推崇,以不到
2500
萬美元的總資本掌控
5
億美元的投資,實質與“龐氏騙局”無異。
1929
年秋,以“黑色星期五”為標志的華爾街股市崩盤致使高盛交易公司的股票由
326
美元的高位暴跌至
1.75
美元。高盛交易公司損失了
92%
的原始投資,公司聲譽一落千丈,成為華爾街的笑柄、錯誤的代名詞。積累的資金一夜回到了
30
年前的水平,整整一代人努力得來的成果化為了泡影,長達五年的時間里,高盛一筆承銷業(yè)務都沒有接到,瀕臨破產。
1930
年,瓦迪爾·卡欽斯離開高盛后,
38
歲的溫伯格挺身而出,成為新一任高盛掌門人。
1931
年,高盛巨虧
1.2
億元,占合伙人原始投資的
92%
;當年華爾街排名前
14
位的信托公司累計虧損
1.725
億美元,高盛交易公司一家占其中的
70%
。西德尼·溫伯格頂住了壓力,指揮下高盛交易公司穩(wěn)步退市,最后被阿特拉斯公司低價收購。
1932
年,美國迎來新一屆的總統(tǒng)大選,競選雙方是胡佛與羅斯福。羅斯福因抨擊總統(tǒng)與華爾街曖昧關系而受排擠。溫伯格毅然決然地選擇了羅斯福,并且費錢費力盡心為其提供幫助。在羅斯福當選美國第
32
屆的總統(tǒng)之后,溫伯格不僅成為新政府商業(yè)顧問委員會的成員,
1941
年應邀任職戰(zhàn)時生產委員會主席助理,為總統(tǒng)物色選拔商業(yè)人才,由此結識眾多社會精英。
1947
年,西德尼結識了汽車大亨亨利·福特二世
(HenryFord
Ⅱ
)
,后來得到了
1956
年福特汽車公司
(FordMotor)
股票巨型
IPO
這樣的好生意,高盛由此躋身頂級投行榜單。
西德尼在擔任高盛的領導人期間,始終堅信良好的客戶關系、廣泛的商界聯(lián)系是公司未來發(fā)展的重要資源。在他的私人朋友中,有美國最著名的企業(yè)如通用電氣、福特汽車、寶潔等公司的老總,還有其他幾十家巨型公司的主管人。西德尼還同時擔任超過
30
家公司的董事。他對其擔任董事的公司的忠誠程度令人難以置信。比如,只有卡夫公司生產的奶酪他才消費,他所有的電燈泡都是通用電氣的產品,他只在西爾斯公司購買廚房用品。當成為福特汽車公司董事后,他就賣掉了自己的凱迪拉克和奧茲莫比爾汽車,換成了福特公司的林肯和水星汽車。
1970
年,高盛抓住商機,在投資銀行界異軍突起。當時資本市場上興起“惡意收購”,惡意收購的出現(xiàn)使投資行業(yè)徹底打破了傳統(tǒng)的格局,催發(fā)了新的行業(yè)秩序。高盛率先打出“反收購顧問”的旗幟,樹立了“與中小企業(yè)站在一起”的正面形象,幫助那些遭受惡意收購的公司請來友好競價者參與競價、抬高收購價格或采取反托拉斯訴訟,用以狙擊惡意收購者。高盛成了遭受惡意收購者的天使。
成熟期(
1975-2007
):行業(yè)競爭加劇,向重資產業(yè)務轉型
美國資本市場四大變革帶來業(yè)務機會:
1
)固定傭金制改革。
1975
年美國國會通過《證券法修正案》,廢除長達
185
年的證券交易固定傭金傳統(tǒng),實施傭金協(xié)商制,傭金費率由
1975
年的
0.5%
大幅下滑至
2001
年的
0.06%
,傳統(tǒng)經紀業(yè)務收入占比由
1975
年的
46%
降至
2007
年的
12%
。
2
)儲架發(fā)行推出。
1983
年
SEC
正式采納“
415
條規(guī)則”,儲架注冊制推出。這兩項變革加劇了投行在傳統(tǒng)領域的競爭,大投行開始向重資產業(yè)務轉型。
3
)衍生品需求爆發(fā)。
1971
年布雷頓森林體系瓦解,各國采用浮動匯率制,開始利率市場化,匯率、利率波動增加,催生金融衍生品服務需求。
4
)機構投資者崛起。
1981
年
401K
計劃開始推出,共同基金和養(yǎng)老基金等大型機構入市。
1976
年,在高盛的高級合伙人古斯塔夫·雷曼·利維去世后,公司管理委員會決定由懷特·溫伯格(悉尼·溫伯格之子)和懷特黑特兩人共同作為高盛產業(yè)的繼承者。
80
年代高盛抓住英國私有化浪潮、在歐洲與老牌本土投行搶奪市場,
90
年代轉向新興市場,
1994
年高盛進入中國,分享各個國家和地區(qū)的發(fā)展紅利,國際業(yè)務利潤占比
40%
,推動了國際資本市場建設。
這一時期高盛引以為傲的
“合伙人”走到盡頭,
1994
年受墨西哥金融危機、美聯(lián)儲加息影響,高盛業(yè)績急劇下滑,全年利潤僅
5.08
億美元,而以弗里德曼為首的
34
名合伙人突然辭職,提取資本金達到
4
億美元,高盛重創(chuàng),此后決心改制為股份有限公司,并于
1999
年在紐交所上市,亨利·鮑爾森
(HenryPaulson)
成為高盛集團主席兼首席執(zhí)行官。高盛集團成為華爾街最賺錢的投行,與美林及摩根士丹利多年來穩(wěn)居全球投資銀行業(yè)內三雄。
轉型期(
2008
年至今):去杠桿、科技金融賦能、打造全能銀行
在
2008
年發(fā)生的全球金融危機中,美國五家大型的獨立投資銀行在短短六個月內全軍覆沒。雷曼兄弟公司申請破產保護,美林證券公司賣給了美國銀行,貝爾斯登公司“賤賣”給競爭對手摩根大通……而高盛和摩根士丹利
(MorganStanley)
都轉制為由美聯(lián)儲監(jiān)管的銀行控股公司。
在雷曼兄弟申請破產之后幾周,高盛通過
“不良資產救助計劃”
(TroubledAssetReliefProgram)
從美國財政部獲得了
100
億美元。作為美國國際集團
(AIG)
的主要交易伙伴,高盛從這家陷入困境的保險公司得到的聯(lián)邦援助中獲得了數十億美元。
近年來,高盛開啟了科技賦能打造現(xiàn)代全能銀行的戰(zhàn)略。
2009
年至
2015
年第二季度之間,高盛共參與了私有科技公司的
132
筆融資交易,在銀行業(yè)中居于首位。在金融科技方面,高盛集中于區(qū)塊鏈和人工智能領域,
2016
年
5
月高盛推出網絡銀行
GSBank
,初次涉足零售業(yè)務,
2016
年
10
月,高盛推出網貸平臺
Marcus
,主要向普通消費者提供高息儲蓄業(yè)務和個人貸款業(yè)務等,并且在
2019
年與蘋果公司(
AAPL.O
)合作推出了第一張信用卡。
與全球其他金融機構相比,高盛資產規(guī)模不是最大,員工人數不是最多,但贏利能力卻遙遙領先。貪婪、拜金、偏執(zhí)、雄心勃勃
……圍繞高盛,爭議之聲從未停歇。高盛的成員滲透到各國政府,被譽為美國高官的“西點軍校”,為美國政壇輸送過
4
位美聯(lián)儲地區(qū)主席、
3
位財政部長、十余位高管擔任過美國高級經濟政策顧問,把持美國經濟金融大權,充當美國的“經濟殺手”。
在高盛,公司對員工一直灌輸這樣的思想:
“
要始終創(chuàng)造價值,但創(chuàng)造價值的方式并不只是賺錢
”,高盛人在追逐利潤之外還有更高遠的目標。高盛高管一般干個七八年就會轉職。,不過要讓高盛的人跳槽,首先要說服他們的是,“去其他地方工作并不掉價”。由于他們在高盛已經賺足了錢,美國政府的那份薪水雖低(財長的公職收入一年才
20
來萬美元),也不會影響他們的生活方式。如果離開高盛去其他企業(yè),通常會被視作一個失敗,去世界各國財政部、中央銀行和證券交易所覓得高級職位,才是離開高盛后的理想道路。
高盛出身的華盛頓官員總是比較低調務實,他們愿意努力讓總統(tǒng)在前面拋頭露面,自己則在背后扎扎實實地做一些對政府貢獻重大的工作。更重要的是,高盛出身的官員嚴于自律,即使手握大權,但極少有丑聞發(fā)生,所以高盛人的口碑非常好。有人說,美國存在
“財政部—華爾街”和“國防部—大軍工企業(yè)”兩大共同體。官商“旋轉門”已成為一小部分社會精英利益交換、名利雙收的手段,必然引發(fā)公共利益與私人利益的沖突。這就使得,美國的經濟和政策要看華爾街,華爾街的立場和傾向要看高盛的判斷和選擇。
高盛的黑歷史
賓州中鐵巨額票據欺詐案。
1968
年賓州中央鐵路公司(賓州中鐵)擬發(fā)行
1
億美元商業(yè)票據進行融資,聘請高盛發(fā)行承銷。但高盛發(fā)現(xiàn)賓州中鐵存在財務造假、利益輸送等問題,為撇清風險,高盛要求賓州中鐵回購其本票,而且一改當時包銷慣例,待有明確意向的客戶出現(xiàn)才讓賓州中鐵直接出售本票。但這些自保措施并未向客戶透露,而且也未及時告知賓州中鐵評級下調的事實。
1970
年賓州中鐵突然破產,
40
多名客戶指控高盛承銷虛假陳述,要求賠償
8700
萬美元,遠高于當時高盛所有
5300
萬資本金。這次危機最終于
1977
年以
3000
萬美元和解,但高盛聲譽受損。
馬克斯韋爾案。
19
世紀
80-90
年代,馬克斯韋爾以控制的上市公司和養(yǎng)老基金股份作抵押獲取巨額貸款,以此高溢價對外收購,達到轉移資產、掏空上市公司的目的,涉嫌拖欠
28
億英鎊貸款及掠奪
5
億英鎊養(yǎng)老金。高盛被英國監(jiān)管部門認定為馬克斯韋爾的“首席財務成就者”,面臨協(xié)助安排貸款、作為大宗交易對手方、通過海外公司秘密購買股票拉抬股價操縱市場、提供并購咨詢服務、
IPO
承銷等“幫兇”指控。最終馬克斯韋爾于
1991
年自殺,而高盛通過倫敦辦公室的負責人向公益團體捐款,求助于在英國皇家秘密情報服務機構任職的約翰卡尼克疏通,以
2.54
億美元達成和解,這是倫敦金融城史上最高的和解數額。
希臘債務造假案。
2001
年,希臘一直希望加入富人俱樂部(歐元區(qū))。然而希臘的預算赤字卻超過了
GDP
的
3%
,負債率也達不到歐盟不超過
GDP
的
60%
的要求。這時候高盛來了,在收取了
3
億美元的傭金之后。高盛為希臘量身定制設計了一套“貨幣期貨交易”的方式,成功使得希臘“賬面?zhèn)鶆铡睖p少了
2%
,達到了加入歐元區(qū)的門檻,最終騙過審核部門,讓希臘入駐了歐元區(qū),并獲得了大量的貸款。假賬是信手捏來,但實際中的債務不會憑空消失。
2008
年全球金融危機,希臘只好老實交代,其在
2009
年的預算赤字在
GDP
中的占比達到了
12.7%
,債務在
GDP
中的占比達到了
11.3%
。希臘經濟的崩潰直接帶崩了整個歐盟,最終演變成著名的歐債危機。歐元遭拋售,歐洲股市暴跌不止,而精明的高盛早就從一家德國銀行購買了
10
億歐元的
20
年期
CDS
(信用違約)保險,將德國栓在了希臘的債務鏈條上,最終導致歐盟陷入進退兩難的局面,迫不得已的歐盟只能向希臘,再度發(fā)行了
3000
億的債務,幫助希臘度過危機,但之后葡萄牙和意大利以及西班牙則又出現(xiàn)了類似的情況。
次貸危機做空美國地產。
2007
年高盛通過做空房地產市場在金融危機大量牟利,
2010
年
SEC
對高盛提起訴訟,指控高盛在美國房地產市場開始陷入衰退時,設計了一項結構復雜的擔保債務憑證(
CDO
),同美國最大的對沖基金保爾森對沖基金勾結,做空該產品,使投資者蒙受損失超過
10
億美元。最終高盛支付
5.5
億美元罰金,堪稱華爾街歷史上最大的一筆罰金。
涉嫌
“獵殺”中國企業(yè)。通過入股中資大型企業(yè)、擔當承銷商等途徑向中國市場全面滲透。由高盛主導的中資公司海外股票發(fā)售有中國移動通信、中國石油、中國銀行(香港)、平安保險、中興通訊等。高盛作為金融顧問多次參與在中國的重大并購案,如日產向東風汽車投資
10
億美元;戴姆勒-克萊斯勒向北汽投資
11
億美元;
TCL
與湯姆遜成立中國合資企業(yè);匯豐銀行收購中國交通銀行
20
%股權;聯(lián)想收購
IBM
個人電腦部;中國石油收購哈薩克斯坦石油公司以及中海油收購在尼日利亞的石油資產;吉利成功收購沃爾沃等。
在眾多中國企業(yè)在衍生品上折戟,巧合高盛均深涉其中。從
01
年開始,國際油價進入一個上漲周期,
04
年后,油價快速上漲,高盛開始在中國到處兜售錨定商品價格的金融衍生物,這些衍生物都有個共同特點,盈利有限虧損則是沒有上限。
2004
年,高盛旗下新加坡杰潤公司的悉心指導下,向中航油陳久霖推薦看跌石油價格。首期虧損
580
萬美元后,陳九霖要求斬倉,但高盛建議“挪盤”,最終中航油的損失被放大超
5
億元,中航油巨虧
40
多億元而不得已進行公司債務重組,杰潤公司居然有臉以中航油的重要債權人之一出現(xiàn)。
2008
年后中信泰富因匯率衍生品交易虧損
147
億港元,東方航空、中國航空因石油衍生品交易分別虧損
68
億元和
62
億元、中國遠洋因航運費用衍生品套保交易虧損
50
億元等等。隨便分析其中的一個案例吧:東航買了一個為期三年的合約,簽約時間
2008
年
7
月末。主要內容是航空公司可以用當時油價的八折(即
100
美元)每月向杰瑞購買
5
萬桶石油。魔鬼藏在附件里:如果航空公司的累計盈利達到
150
萬美元時,該合約自動終止。如果石油價格跌破
70
美元,航空公司需要以
70
美元的價格每月購買
10
萬桶石油。次貸危機爆發(fā)后,石油一度跌破
40
美元。
2009
年
7
月后,油價才重新站上了
70
美元以上。因為這次反彈較快,航空公司損失并不大。高盛還加上了一個時間條款,即合同到期后,可以選擇是否展期。還好
09
年以后,油價長期在
100
美元左右徘徊,東航很快與杰瑞和解。權力責任完全不對等,你贏最多
150
萬,虧就是無上限,還沒法自己解約,金融課的學費一向很貴。大量國企、央企、民營企業(yè)上當,還無處伸冤。無論是資產還是金融水平,中國券商都比高盛落后一大截。
一馬
1MDB
案。檳城富三代劉特佐通過關系從馬蘭西亞豪門納吉布家族那里,拿到了幾個國家開發(fā)區(qū)重點項目。作為回報,劉特佐分了部分股權給納吉布等人。
2009
年,納吉布成功當選馬來西亞總理,劉搖身一變成為國家顧問,納吉布還批準成立一支名為一馬公司的國家基金由其負責。一馬公司的初衷是提振馬來西亞經濟,為國民謀福利,而在劉特佐的操控下,一馬公司成了他和納吉布牟利的工具。
劉特佐找了個高盛的投資合伙人,希望幫發(fā)行債券,給付
20%
的傭金。高盛在
2012
年至
2013
年間協(xié)助
1MDB
安排發(fā)行三筆債券、募集總計
65
億美元資金,高盛收取
6
億美元手續(xù)費,是國際上承銷風險債券行業(yè)平均水平的好幾倍。其中
27
億美元被劉特作、納吉布等人挪用中飽私囊。
2018
年
5
月,馬來西亞舉行大選,納吉布敗選。自卸任總理后,納吉布被起訴,一馬案敗露。根據美國司法部公布的消息,高盛集團同意向包括美國司法部、新加坡金融管理局、英國金融行為監(jiān)管局在內的多國和地區(qū)的監(jiān)管機構支付總額
29
億美元的罰金。高盛和馬來西亞政府稍后也達成了類似“認罰不認罪”的協(xié)議。高盛向馬來西亞政府支付
25
億美元的罰金,并確保追回
14
億美元的
1MDB
債券或相關資產。作為回應,馬來西亞政府決定撤銷所有針對高盛的未決控訴和其他賠償要求。為了賺取近
6
億美元的承銷傭金,單單兩筆罰金合計超過
54
億美元,相當于高盛前
9
個月的所有利潤,這可能是高盛接過的為數不多的一筆晦氣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