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9月24日消息,廣州銀行IPO進程再度受挫,上市之路歷經15年仍未果。近期,深交所官網顯示,廣州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廣州銀行”)的上市審核狀態已變更為“中止”。此次中止的主要原因在于,廣州銀行需更換申報會計師,根據《深圳證券交易所股票發行上市審核規則(2024年修訂)》的相關規定,深交所決定中止其發行上市審核。
廣州銀行此次IPO的保薦機構為國泰君安證券股份有限公司,評估機構為中聯資產評估集團有限公司,預計融資金額高達94.79億元。然而,除了審計機構的問題外,廣州銀行自身的發展也陷入了困境。近年來,該行的凈利潤連續下滑,不良貸款率居高不下,資產質量持續承壓。
據ITBEAR了解,廣州銀行的營收和凈利潤在近年來均出現了下滑趨勢。2020年至2023年,該行的營收分別為149.17億元、165.64億元、171.53億元和160.03億元,其中2023年同比降幅達到6.71%。而2024年上半年的營收更是僅為74.6億元,較上年同期的84.45億元減少了近10億元,降幅高達11.66%。同時,該行的凈利潤也連續三年下滑,2020年至2023年分別為44.55億元、41.01億元、33.39億元和30.17億元。
在廣州銀行營收和凈利潤連續下滑的同時,其資產質量也持續承壓。不良貸款余額和不良貸款率均呈現出上升趨勢。2021年至2023年,該行的不良貸款余額分別為60.84億元、97.10億元和95.11億元,不良貸款率分別為1.57%、2.16%和2.05%,遠高于A股上市城商行的平均水平。
廣州銀行的不良貸款主要集中在房地產業和個人住房貸款。隨著房地產行業震蕩,該行房地產業的不良率一路上升,2022年末已上升至3.23%。同時,個人住房貸款的不良貸款率也從2021年的0.89%上升至2023年末的2.07%。此外,廣州銀行的信用卡不良也呈現出迅速增長態勢,不良貸款率顯著高于公司總體的不良貸款率。
除了業務層面的挑戰,廣州銀行還面臨合規問題。據不完全統計,自2023年以來,該行及其分行或相關負責人共計涉及罰單23張,合計被罰金額為3777.72萬元。其中不乏百萬級、千萬級罰單。最新的一次被罰是,因信用卡授信額度管理嚴重違反審慎經營規則、信用卡風險監測機制存在缺陷,廣州銀行信用卡中心被罰沒合計350.71萬元。
面對IPO中止和業務發展的多重挑戰,廣州銀行正在積極尋求解決方案。該行已發布了選聘外部審計機構采購項目邀請招標公告,擬邀請多家會計師事務所參與投標,以更穩妥地推進上市進程。然而,對于廣州銀行而言,要走出當前的困境并實現上市目標,仍需付出更大的努力。
關鍵詞:#廣州銀行#、#IPO中止#、#營收凈利下滑#、#資產質量承壓#、#合規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