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9月23日消息,滬市連續四日收陽,創業板指微幅下調,市場呈現沖高回落態勢。在盤面表現上,智能駕駛及國企改革相關個股表現活躍,銀行板塊也展現反彈跡象。與此同時,半導體和光伏板塊則陷入調整,整體市場漲跌互現,個股表現分化。
在ETF表現方面,品牌消費ETF和港股央企紅利ETF成為市場亮點,分別上漲3.24%和2.85%,顯示出市場對消費品牌和央企紅利的強烈興趣。有市場分析人士指出,高股息策略自2021年以來備受青睞,而目前恒生高股息率指數的擁擠度已回歸近十年均值,短期內高股息策略的風險相對可控。同時,由于AH股之間存在溢價,港股的股息率相較于A股更具吸引力。
據ITBEAR了解,盡管半導體板塊在當日表現不佳,但全球半導體行業的資本投入卻持續增長。受AI芯片和高性能計算需求的推動,全球300mm晶圓廠設備支出預計在未來幾年內將持續攀升,2024年增長12%至820億美元,并有望在2026年達到1188億美元的歷史高點。這一趨勢預示著半導體行業的長期發展潛力。
國內半導體產業鏈在上下游協同攻關和多方資本的支持下,國產光刻機及其相關供應鏈有望迎來新的發展機遇,為科技信息產業的穩步發展提供保障。盡管短期市場波動難以避免,但長期來看,半導體行業仍具備廣闊的增長空間。
總體來看,市場在多空因素的交織下呈現出分化格局,投資者需密切關注市場動態和行業變化,以制定合理的投資策略。
#滬指四連陽# #半導體行業增長# #高股息策略# #港股股息率優勢# #國產光刻機發展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