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9月14日消息,隨著國內企業對ESG(環境、社會和治理)實踐的深入,如何平衡短期財務回報與長期可持續發展目標之間的關系,成為了眾多企業面臨的挑戰。中國交通建設集團有限公司(下稱“中交集團”)在此方面有著獨到的見解與實踐。
中交集團黨委工作部(品牌文化部)副部長蔣筱江近日在接受經濟觀察網專訪時指出,盡管ESG投入在短期內可能增加企業總成本,影響盈利能力,但從長遠來看,穩定有效的ESG實踐不僅有助于企業獲得低成本融資,還能完善內部管治,實現長期可持續發展。
據ITBEAR了解,為了平衡短期與長期的利益,中交集團采取了一系列策略。首先,確保短期收益服務于長遠規劃,構建科學合理的ESG評估與決策體系。其次,加強內外部溝通與協作,透明披露可持續發展信息,爭取利益相關者支持,并構建跨界合作網絡。
談及國資委最新出臺的央企ESG披露統一標準,蔣筱江表示,這一標準對中交集團產生了深遠影響。除了在公司層面成立專門的社會責任與ESG管理委員會外,還修訂了相關制度體系,并牽頭開展海外ESG工作指南課題研究,以構建符合國情的ESG標準體系。
對于國資委的ESG專項報告參考指標體系,蔣筱江認為其兼具兼容性和操作性,為企業提供了靈活的披露空間。與聯交所的ESG披露要求相比,國資委的指標體系更加貼近國家戰略和政策目標,同時態度更為溫和。
然而,中交集團在ESG信息披露方面仍面臨挑戰,如編制依據標準不統一、信息收集手段單一等。為了解決這些問題,中交集團正計劃建立一套涵蓋通用指標和特殊指標在內的指標庫。
在談及將高管績效與ESG績效相掛鉤的做法時,蔣筱江表示贊同。他透露,中交集團已經將ESG績效納入高管薪酬考核體系,以推動ESG實踐的深入開展。
對于ESG投資是否能帶來超額回報的問題,蔣筱江認為,ESG投資強調企業的綜合價值評價,其成效不一定會完全體現在短期的商業價值上。為了準確衡量ESG投資成效,企業需要建立相應的估值體系,并引入獨立的審計和驗證機制。
展望未來,蔣筱江認為全球ESG投資將逐漸走向務實,而中國ESG市場有望在政策支持下繼續增長。他強調,央企在ESG建設中的迫切任務是推廣普及ESG理念,加快ESG標準體系建設,以推動企業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
#ESG實踐# #中交集團# #可持續發展# #央企ESG建設# #全球ESG投資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