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9月19日消息,近日,國家行政學院出版社出版了新書《要素市場化改革》,該書由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資深專家彭森主編,深刻剖析了我國要素市場化改革的必要性與緊迫性。
改革開放46年來,中國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綜合國力和國際影響力均實現了歷史性提升。然而,在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過程中,仍面臨諸多挑戰。彭森在書中指出,要解決市場激勵不足、要素流動不暢等問題,必須在要素市場化改革方面取得重大進展。
據ITBEAR了解,近年來,黨中央、國務院已出臺多項政策文件,明確要素市場制度建設的方向和重點改革任務。特別是2020年發布的《關于構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場化配置體制機制的意見》,為擴大要素市場化配置范圍、促進要素自主有序流動等指明了方向。而此次出版的《要素市場化改革》一書,則是對這些政策文件的深入解讀和具體實踐指導。
書中強調,新質生產力的核心在于創新,這不僅體現在技術領域的突破和產業轉型升級上,更體現在生產要素的創新性配置上。因此,推進要素市場化改革,實質上是為了突破阻礙要素自由流動的體制機制障礙,進一步解放和發展新質生產力。
彭森表示,推進要素市場化改革需要堅持法治原則,確保改革創新在法治軌道上進行。同時,也要賦予試點地區更多自主權,為改革創新留出足夠空間。他強調,當前要素市場化改革的任務復雜而艱巨,需要在土地、勞動力、資本、技術、數據等多個要素領域系統推進。
作為改革領域的國家級智庫,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在本書中展示了其深厚的研究實力和前瞻性視角。該書不僅是對過去改革經驗的總結,更是對未來改革路徑的探索與指引。
在新一輪全面深化改革中,《要素市場化改革》一書的出版無疑為推動高質量發展、加快實現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注入了新的動力。本書所提出的理念和策略,有望對新一輪改革的謀劃和推進產生深遠影響。
#要素市場化改革# #新質生產力# #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 #彭森# #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