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量化投資界巨頭寧波幻方的一紙公告,近日在市場上掀起了波瀾。公告中,幻方宣布將逐步放棄對沖產品,這一決定迅速引發了關于“量化投資是否將大規模退出”的廣泛猜測。部分投資者甚至激動地宣稱“空頭即將被消滅”。
對于幻方的這一決策,業內人士紛紛表示,這是公司對產品布局的策略調整,并不能代表整個量化投資行業的動向。許多公司仍然認為中性產品作為配置工具,具有重要的業務價值。
幻方量化的公告明確指出,由于市場環境的變化,對沖系列產品難以在取得收益的同時縮小風險敞口,因此公司決定逐步降低對沖產品的投資倉位。同時,幻方還建議投資人適時調整投資組合,并強調這一決策不會對市場產生影響。
事實上,幻方早在今年9月就曾向投資者發出過類似通知,表示已階段性增加現金比例以降低風險。當時,幻方還建議投資者配置指數增強產品。
有市場人士分析認為,幻方放棄對沖產品的主要原因是中性策略在當前市場不占優,且客戶端對復雜策略的解釋成本較高,不符合牛市多頭的收益預期。然而,對于這一決策是否會成為行業信號,多位受訪量化私募人士并不認同。
他們指出,每家量化私募都有自己的業務布局,幻方的決策并不代表行業不看好對沖產品。同時,他們也強調了中性策略作為產品線的重要配置意義。
在應對市場極端情況方面,機構們持有不同的看法。有機構認為應通過控倉和轉型做相對收益來應對,而也有私募量化人士認為不應因噎廢食,應完善和加強極端情形的應對舉措。
有量化人士表示,中性策略更適合機構配置,因為機構對基差理解更到位,還可以做基差擇時去做申贖套利。對于個人客戶來說,單一策略都有周期性,中性策略可能并不適合。
面對A股市場,單一策略可能很難持續讓投資者滿意。因此,中性策略結合其他策略如CTA、套利類策略、債券類策略等,才能為投資者帶來長期穩健的回報。